齐心合力的西绪福斯虫“夫妻”、体态优美的绿螽斯、演奏交响曲的蟋蟀“乐团”……这些描绘不再局限于名著《昆虫记》,而是成为了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132名学生扬州大学前段时间在浙江天目山野外实习基地中亲眼所见的奇妙景象。
“要想在生命科学领域有所研究和创新,就必须真正走进自然,感悟生命。”在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黄金林看来,这样的野外实习是一个虽然吃苦但是必须经历的过程。此次一年一度的野外探险之旅共计十天。师生们需要每天清晨出发,走过夹杂着荆棘和泥泞的道路,忍受蚊虫叮咬和蛇鼠袭击,开展植物的采集与鉴定、动物的抓捕与鉴定以及标本制作、常见鸟类观察等多项实践教学和课题研究。首次参与“不同体型蝴蝶的形态学比较课题研究”的周欣宇同学说:“不同类型的蝴蝶活动时间段也不一样,有的喜欢上午6点到8点,有的喜欢下午3点到5点。为尽量多地观察到多种类型蝴蝶的形态特征,我和另一位被分到同课题的同学宁可两班倒,也不想错失这一难能可贵的近距离观察学习的机会。”
人才培养需营造多元化土壤。经过20多年的不断积累和探索,扬大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已逐步构建了一个覆盖浙江天目山、安徽黄山、扬州凤凰岛等地,以亚热带陆地、湿地生物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为目标的全景式教学场景体系。通讯员 王一凡 记者 乔云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