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讯 在城市中漫步,转角遇见“落叶缓扫”的深秋美景;停车在路边吃碗面条,准备缴费时发现免费时间延长到30分钟;走过商业街,感受“一米线”内合规摆摊带来的烟火人气……近来,越来越多的城市把功夫下在人性化治理上,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许多有温度的细节。
城市是否让人感到舒适与安心,能否提供触动内心的情感体验,不仅关系到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也影响着本地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座城市的资源禀赋相对稳定,在城建、人文、产业等方面发掘新的价值点,难度较大、受限较多。从城市治理层面主动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于细微处见暖意,则是提升城市情绪价值行之有效的方式。比如,当人们默认大城市里停车难、停车贵时,有的城市在节假日开放政府机关停车场,为车主免去找车位之苦;有的城市延长免费停车时间,让车主从容办事……这些细节举措打破了人们原有的“刻板印象”,赢得了真心实意的称赞。“意外之细”带来的“意外之喜”,成为了城市的独特竞争力。
“意外之细”的落脚点是“细节”,着眼点是“意外”。城市生活中,不少问题具有普遍性,有些长期难解,成为公认的“城市病”。“城市病”的解决难以一蹴而就,但哪座城市的“小改小革”富有成效,哪座城市的治理创新便“快人一步”,哪座城市的治理下足“绣花功夫”,人民群众都感受得到。在城市“抢人”的背景下,城市治理也应有“同题共答”的意识,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目标,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不同人群感受到城市的友好。
城市的“意外之细”源自精益求精,需要相关部门自我加压、主动向前。自主有为,意味着不靠上级布置任务,不等群众投诉反馈,而是主动用脚步丈量城市的便与不便,善用数据当“探针”发掘潜在的改良空间,群策群力征求广大市民的“金点子”,把“抠细节”做到极致。认识到夜晚行车的安全隐患,有的城市为斑马线加装发光带;了解到乘客对空调的需求不同,有的城市将地铁车厢按空调风力分类;感受到新手爸妈带娃出行不便,有的城市推出母婴室地图……带着发现问题的眼睛,城市治理需要改进提升的方向,就藏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城市的“意外之细”,细在“画骨”而非“画皮”。人民城市为人民,一切治理举措最终都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互联网时代,城市的细节会被放大,有时不仅要接受“聚光灯”下的检视,还得经得起“显微镜”下的推敲。这就意味着,城市治理的细节,不仅在于市民能“看到什么”,更在于能“用到什么”;不仅要有拿得出手的“交付”,还得有时刻在线的“维护”。有的城市光重“面子”不重“里子”,建设搞起来,管理跟不上,盲道、公厕、母婴室等设施占用、弃用现象严重,“明珠蒙尘”让市民“惊喜”变“惊讶”,这样的“意外”要极力避免。也应看到,提供“意外之细”并非一味迎合,要综合现有财力、人力和技术,提供又好又省的解决方案。出台创新举措时,也要深思一层,留有余地,在实践验证之后再铺开,让每一次“意外之细”,都能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和检验。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