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晚,@“健康南京”发布通告,自6月27日以来,我市无社会面本土病例发生,经专家组研判,南京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同意,自7月4日22时起,南京中风险区(六合区龙池街道沿河花园小区)、低风险区(除龙池街道沿河花园小区以外的六合区其他区域),统一调整为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区域,至此,南京全域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低风险区为何还需要解除?和此前的‘低风险’是同一个概念吗?”“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有哪些?市民还需要注意什么?”通告之后,针对市民存在的疑惑,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工作人员一一解读。
“市民关心的‘低风险’划定,确实是新版防控方案中调整变化较大的。”工作人员介绍,此前中、高风险区如满足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等条件的地区,则转为“低风险区”,因此有“全域低风险”的说法。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近期国家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对疫情风险区划定以及管控要求做了全新调整,即当某地发生疫情时,在划定中、高风险区的同时,则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的其他地区为低风险区。
工作人员解释:“以此次南京六合区发生的疫情为例,依据新版防控方案有关规定,六合区龙池街道沿河花园小区被划定为‘中风险区’,那么除龙池街道沿河花园小区以外的六合区其他区域,就成了‘低风险区’。依据规定六合区的‘中风险区’解除后,与其相应的‘低风险区’也随之解除,南京全域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相关专家表示,现在的“低风险区”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即低风险区是与中高风险区同时划分和存在的,与此前由中高风险区降为低风险区的时段及内涵有所不同,原来由中高风险区降为低风险区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因此,现在的‘全域常态化’类似于此前的‘全域低风险’。但现在划定的‘低风险区’,对区域内市民有了一定的防控管理措施。目前‘低风险区’市民在离开所在的县(市、区)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跨区域外出的低风险区域人员,还需要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并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必要时甚至要采取隔离管控措施。”
“不过,‘全域常态化防控’不等于能放松防控。”南京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副主任医师丁松宁提醒市民,当前我市外防输入风险持续加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有些市民认为“全域常态化”或许可以稍微放松警惕,对各项防护措施有所松懈,对此专家表示:“鉴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传播快、隐匿性高,我们仍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因此‘全域常态化防控’不能有丝毫松懈麻痹,非必要尽量不要前往有中高风险区的城市,避免不必要的聚集,外出做好个人防护,主动配合做好测温、验码、扫场所码,按辖区规定开展核酸检测,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要及时规范就诊。”
戴口罩依然是阻隔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夏季,口罩不仅要坚持戴,还要勤更换。因强调密闭性,口罩覆盖区域会形成高温、高湿的小环境,口罩被汗水浸湿后,防护能力会下降,专家建议大家随身多备几个口罩,4小时就更换一次。”丁松宁呼吁,请市民继续做好“测温、验码、戴口罩”防护“三件套”,少聚集,坚持分餐制、用公筷,做好个人防护“小细节”,筑起疫情防控“大防线”。
此外,“全域常态化”之后,我市区域性规模核酸检测还在进行,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工作人员解释:“鉴于奥密克戎毒株的特点,继续开展核酸检测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为捍卫来之不易的成果,将遗漏减少到最低,力争跑在病毒前面,南京还将根据疫情的动态调整,分区域地进行规模性核酸检测,同时,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也要按照要求做到应检尽检,也请市民朋友们理解并配合。”
据紫金山新闻
2023-10-04
2023-10-04
2023-10-04
2023-01-08
2023-01-08
2022-01-13
2022-01-06
2022-01-06
2022-01-0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