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调研、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在江苏,2016年启动的“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系统梳理江苏文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民族文化自信,正是一项“盛世修文”的重大文化工程。6月7日,作为文脉工程阶段性成果,1002册《江苏文库》亮相深圳文博会,展现了江苏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耕耘与探索。
“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历时10年,由省内外80多所高校及科研单位900多位骨干专家参与。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专家学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记者采访了“书目”“文献”“精华”“史料”“方志”“研究”六编主编,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江苏文脉工程的重大文化学术意义,高质量完成《江苏文库》的编纂工作,赓续历史文脉,让典籍里的江苏闪闪发光。
《江苏文库·书目编》主编徐小跃——
中华传统文明创新与和合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里要引起注意的关键词一是‘新的文化使命’,二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南京图书馆名誉馆长、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苏文库·书目编》主编徐小跃说。
在徐小跃看来,任何“新”的、“现代”的、“发展”的、“创新”的实现,实际上都离不开“故”的、“传统”的、“传承”的这样一个前提。几千年前孔子就建立了这样一个思想观念,提出了“温故而知新”的著名论断。徐小跃认为,“温故而知新”是创新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和途径。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早有“更新”“创新”的思想观念。儒家经典《礼记·大学》引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经·大雅·文王》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实现和完成“创新”呢?徐小跃认为,除了上面提到的“温故而知新”,还应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和合观”与“文化观”。
徐小跃说,中国古人认识到,只有将不同属性的东西杂糅在一起才能够创造出新的东西,只有将不同的要素杂糅在一起才能够创造出动听的音乐,只有将不同的人按秩序组合起来,人与人的关系才能够和谐。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观”,所谓“和”才能生成万物。“文”又是什么概念呢?古人告诉我们,“物相杂,故曰文”(《周易》语),“五色成文而不乱”(《礼记》语)。所以“文”的最本质的特性正是它不同性、差异性、非一性。
他认为,“和观”与“文观”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思想观念。不同文化的“杂糅”“不乱”“有序”,从而达到“并育”“并行”“共生”,在创新的同时实现和谐美善。
具体到《书目编》中,徐小跃表示:“我们就是先找出在江苏所有存在的书。目前收集全省古籍书目总量已达25万多条,25万条数据就是25万部书,然后根据经、史、子、集等分类,给全部的书目编号,相当于每本书都有自己的‘身份证’。”
每一本书,都撰写了提要,包括作者、写作背景、著作版本等重要信息,让普通阅读者既能找到这本书在哪里,同时又知道这本书大致讲的什么内容,这也是江苏文脉工程的基础。
“通过《书目编》,我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温故而知新’;把所有的书汇集一起,让各种思想碰撞,深入挖掘文化的多样性,这是‘和观’与‘文观’的具体体现。”徐小跃说。
关于下一步的计划,徐小跃表示,将做好《书目编》的出版工作,继续收集整理江苏省内公藏机构古籍存藏情况,通过系统收集著录,分类排序,形成全省古籍目录成果。加强对经典著作的注解,挖掘和研究经典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能引人共鸣的精神价值、时代价值。同时,走向社会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及古籍目录研究成果,与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江苏文库·文献编》主编程章灿——
万卷文献,构筑江苏文化长城
“总书记强调指出的‘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江苏文库·文献编》主编、博士生导师程章灿教授深有感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文化基础。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表现,更是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这位一辈子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知名学者难以抑制激动心情。他表示,对于广大古籍整理研究工作者,对于正在进行的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总书记的讲话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由程章灿领衔,来自全省各高校、研究机构的中青年学者组成的团队,担负着编纂《江苏文库·文献编》的重任。《文献编》计划收录历代江苏籍学人的代表性著作5000多种,按照中国传统学术体系分类编排,集中呈现自历史开端至1911年的江苏文化文本。在《江苏文库》六编的总体构架中,《文献编》收书最多、规模最大、涉及学科最为广泛。这5000多种书目,按每种三卷的保守估算,总数就已超过一万卷。“万卷文献筑成一座江苏文化长城,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江苏大地绵延传承的一道亮丽景观。”程章灿如此比喻。
如今,经过6年多努力,《江苏文库·文献编》已出版四部典籍676种,精装257册,产生了较大文化学术影响。2018年《文献编》首批书目出版后,就引起了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的注意和肯定。
程章灿说:“万卷工程,任重道远。我们将认真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自觉贯彻系统、精善、专业、传播四条工作原则。所谓‘系统’,就是全面系统地搜集江苏文化典籍,分门别类,源源本本,纲目分明,传承文脉;所谓‘精善’,就是精选国内外最善之本,不仅发掘国内藏本,还努力挖掘域外传本,促进中华古籍回流,使‘藏在深闺’或流失海外的珍贵典籍化身千百;所谓‘专业’,就是遵循‘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中国文化传统,为各书撰写提要,提要钩玄,取精用宏,嘉惠世人;所谓‘传播’,就是以江苏文化典籍为媒介,推动江苏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与研究,传承江苏文化典籍,增强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建设,培养后续人才。总之,我们要用万卷文献,呈现江苏千年文脉的壮丽风景。”
《江苏文库·精华编》主编徐兴无——
发掘江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两个结合’,对于继承、转化、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南京大学教授、《江苏文库·精华编》主编徐兴无说。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大业的文化实践。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如何为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精神动力,应该成为我们的时代课题。
徐兴无认为,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系统梳理、整理研究、普及传播,向我们的时代提供既丰富又优秀的江苏传统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应当属于江苏率先开展的实践。
江苏文化典籍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历久弥新。《江苏文库》梳理江苏文脉资源,彰显江苏文化,这是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同时,形式上以书目编、文献编、精华编、史料编、方志编、研究编“六编”的格局,则是一种全面的创新:既是有关江苏古今各类文献与史料的集成,又是传统的文献整理与现代学术研究的融合;既有对江苏文献典籍资源系统完备的整理,也有对代表性文化成果的选择整理;既有学人著述的集中呈现,也有地方史料方志的一般描述。而古代文献既是珍贵的文物,同时又是历史文化记忆,永远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内容和资源,是其他历史遗留物所不能企及的文明成果。因此《江苏文库》是江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呈现方式。
徐兴无表示,《精华编》是《江苏文库》中创造性的设计,旨在从江苏传统文化成果中找准主脉、勾勒特色、标定高峰,注重发掘江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他介绍,《精华编》从古代至1949年的各个历史阶段中,选取包括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各类文化形态中具有代表性、对国内外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江苏籍学人文化学术成果200种进行整理,分经、史、子、集四类,集中代表了江苏历史上取得的文化成果,包括卓越的思想、卓越的知识体系等等。
如何让经典古籍走向大众?徐兴无透露,《江苏历代文选》已经启动,从江苏历代典籍和文献中选编名家名文,让江苏文化贴近当代社会文化生活,更有效地普及、宣传江苏文脉。未来,《精华编》还将在出版整理的文本中选取十多种翻译为外文出版,推动江苏文化走出去,扩大江苏文脉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社会中讲好发生在江苏大地上的中国故事。
《江苏文库·史料编》主编江庆柏——
保存地方文献,再现江苏记忆
“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总书记认真地询问版本搜集整理有关情况,谆谆叮嘱要加强对历史典籍版本的收集研究工作。他对典籍版本的高度重视,使得每一名古籍文献研究者都深受振奋、倍感自豪,也强烈感受到肩头担负的重任。”这几天,《江苏文库·史料编》主编、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庆柏反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他表示,能够参与“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从事《江苏文库·史料编》的编纂工作,整个“史料编”团队倍感幸运,更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文化责任。
古籍文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学术思想和文化根脉。江苏自古人文荟萃,地方文献极其丰富,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江苏文库·史料编》主要收录与江苏相关的地方史料类文献,承载着江苏人民的集体记忆。“‘史料编’计划影印出版500册,收录古籍文献2700余种,内容涵盖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家族、经济、军事、教育、科举、人物、金石、语言、艺术、宗教、藏书等方方面面。”
为了在《江苏文库》中完整地呈现江苏记忆,传承江苏文脉精神,从文脉工程启动以来,江庆柏就组织了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南京图书馆、苏州图书馆等单位的20多名学者组成编辑团队,由徐州工程学院薛以伟教授担任副主编。截至目前,《江苏文库·史料编》已影印出版221册,收录文献1061种。今年,《江苏文库·史料编》还计划出版一批涉及社会、家族、经济等方面的地方文献史料。
“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中华文明‘精准画像’,意蕴深刻,引人深思。《江苏文库·史料编》全面调查、系统整理江苏曾经的历史书写,所收录的地方文献史料,正是历史记忆的生动载体,也蕴含着中华文明的这五个突出特性。”江庆柏介绍,《江苏文库·史料编》团队在寻找古籍、编纂文献、撰写提要过程中,特别重视史料汇辑的丰富性、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古籍文献的珍稀性,“我们希望‘史料编’收录的文献,能够对培植江苏的文化底蕴,提炼江苏的文化灵魂,塑造江苏的精神气质,发挥关键性作用。”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鼓舞着整个‘史料编’团队,大家对做好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有了更高的定位和认识,更加坚定了学术追求和文化自信。我们将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不负使命,尽心尽力,踔厉奋进,争取早日将‘史料编’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展示江苏地方文献,再现江苏文化记忆,传承江苏文脉精神。”江庆柏说。
《江苏文库·方志编》主编张乃格——
挖掘旧方志,焕发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江苏文库·方志编》主编张乃格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出深厚的文化情怀和高远的历史眼光,也为新时代的地方志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历代留存下来的方志是一扇重要窗口。”作为毕生从事江苏方志研究的学者,张乃格骄傲地表示,江苏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是全国最重要的古代典籍编纂、收藏地区之一。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四库全书》共誊抄7部,其中2部在江苏,分别是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南宋无锡尤袤藏书楼是江苏最早的著名藏书楼,又称“万卷楼”。江苏历史上知名的藏书楼还有南京黄居中、黄虞稷父子的千顷堂,常熟毛晋的汲古阁,常熟瞿氏的铁琴铜剑楼等。在这些藏书楼中,地方志是十分重要的收藏内容。
江苏是我国著名的“方志大省”。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前江苏地域共编纂各种志书约1200种,流传到现在的也有近千种,占全国的1/10左右。地方志既是“一方之全史”,也是一地之“百科全书”。“地方志如此重要,在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方面具有独特功能。而编纂《江苏文库·方志编》,正是发挥地方志价值、传承江苏文脉的一项重要工作。”
据介绍,《江苏文库·方志编》分设省部、府州县部、专志部及附录四个部分,从全省现存历代各级各类志书中精选250种左右影印出版,成果总规模超过300册。《江苏文库·方志编》的编纂工作自2016年启动以来,在方案制定、底本搜集、提要撰写的基础上,2018年出版第一批成果。截至去年年底,出版省部、江宁府部、苏州府部、常州府部、镇江府部等各种旧志170种288册,完成出版任务的80%左右。
“为确保《方志编》质量,我们用心搜集充足的底本,为出版奠定基础;细心选志书,同一府州厅县历史上纂修的志书数量庞大,必须精心选择;精心选版本,大部分旧志都有不同版本,必须尽可能选择精善之本作为影印的底本。”张乃格如此阐释在编纂《方志编》中的具体做法。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摆在江苏“方志人”面前的一道课题。张乃格告诉记者,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积极利用《江苏文库·方志编》中收录的历代旧志,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以“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方志大讲堂”等为载体,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穿透力的新媒体史志产品,使悠久的方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江苏文库·研究编》主编王月清——
中华文明在交流中保持生机和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一点让我体会尤深。”《江苏文库·研究编》主编、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王月清对记者说,“其中提到的三点,在《研究编》的相关著作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首先,中华文明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比如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南方地区与中原文明实现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大中华版图的形成。”王月清说。
这三次南迁分别是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宋朝的靖康之乱。北人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劳动力、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复合式传播,大量北方手工业者涌入南方广大地区,带动了南方商业发展,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其次,中华文明包容性‘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 王月清表示,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而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从国外陆续传入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亲和力和包容性,保持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对国家长治久安弥足珍贵。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开儒道融合之先河。“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宣扬道教徒必须积善立功,以儒家的道德规范制约自己的行为。
“再次,中华文明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在交流合作中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养分,实现中华文明的蓬勃发展。历史上的大唐气象也显示了包容创新的大唐气度。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6—18世纪的东学西渐直至19—20世纪的西学东渐构成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知识、思想文化环流,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王月清说。
明朝期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将中华文明传播到了南亚地区乃至非洲如此广阔的区域,也是尝试去敲开海洋文化之门。
具体到《研究编》,王月清表示,“我们不仅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更应当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创造者。在研究中继承发展中华文化是《研究编》的价值和使命所在。”他介绍,在《研究编》中,关于泰州学派、吴派、扬州学派、常州学派等江苏历史上思想文化名家的一些著作已经出版,关于江苏绘画史、书法史、科技史、刻书史等专门史系列研究陆续面世,关于江苏运河文化、长江文化、工商文化、江苏文化精神特质等专题研究正在开展。
“今后,我们高质量推进‘江苏文化通史’‘江苏文化名人传’‘江苏文化专门史’‘江苏文化专题研究’四个板块的研究任务,全面描述、梳理、总结、提炼江苏文化传统的流脉、内涵、特征、规律和贡献,进一步聚焦文脉研究成果的现代阐发和公众传播,努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转化、现代传播、活化利用、内化践行,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王月清说。
2024-09-14
2024-09-14
2024-09-14
2024-09-13
2024-09-10
2024-09-10
2024-09-09
2024-09-09
2024-09-06
2024-09-05
2024-02-07
2023-12-22
2023-12-12
2023-10-04
2023-10-04
2023-10-01
2023-09-01
2023-07-11
2023-06-27
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