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市聚焦产才融合发展,多措并举打好“三贤”组合拳,广泛汇聚创新人才资源,聚力营造人才发展优质生态。
构建举贤机制,注重“点穴式”荐才。围绕重特大项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重点企业需求,建立产业人才举荐制度,明确不唯学历和荣誉、注重品行和实绩、强化企业认可度等12项指标,鼓励重点企业围绕自身发展需要举荐人才,规定经举荐认定的人才参照企业引进的全职博士享受相应人才政策待遇,截至目前,累计举荐认定人才106名。鼓励高校院所主动推荐人才,在科教人才资源富集的高校院所设立“引才工作站”30家,通过定期发布产业人才紧缺目录、建立“人才飞地”、聘请荐才伯乐等形式,引导高校院所与重点企业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精准推荐产业领域人才,并根据所推荐的人才数量质量给予相关高校院所一定补贴。
打造乡贤平台,注重“辐射式”聚才。发挥全市98名镇(街道)组织委员优势,开展乡贤人才摸排联络专项行动,收集有效乡贤人才信息3.2万余条,在此基础上开发“淮安乡贤人才地图”小程序,编制重点乡贤人才名录,建立信息动态更新和分类分级使用机制,搭建乡贤人才常态化对接联络平台。定期举办乡贤恳谈会、开展乡贤人才家乡行等专题活动,搭建乡贤人才服务家乡发展平台。组建淮中科创联盟,实施淮安籍学子“雁归兴淮”工程,鼓励乡贤人才情感回归、智力回归、资源回归。近年来,乡贤人才帮助招引重特大项目、专精特新项目30多个,协助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62人、本科以上毕业生3000多人。
创优尚贤氛围,注重“保姆式”留才。突出人才为本,发挥“9·20淮安人才日”品牌效应,打造产业人才峰会、青年人才集体婚礼等系列专属活动,营造尚贤爱才浓厚氛围;定期举办“尚贤荟”人才沙龙活动,面对面解决人才实际问题,市县党政领导与200多名专家人才结成对子,一对一沟通协调创新创业事宜。完善高品质生活服务配套措施,建立“淮才通”人才综合服务平台,精简人才政策及项目资助等兑现流程,畅通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健康疗养等方面的绿色通道。升级人才安居保障工程,通过提供人才公寓、发放租房补贴和购房券等方式,解决人才阶段性住房需求,近两年提供人才公寓1100多套,基本实现顶尖人才、急需高层次人才、大专以上毕业生服务保障全覆盖。
■融媒体记者 叶 列
通 讯 员 刘发安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