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新闻 > 正文

老来瘦≠老来寿!老年人要警惕肌少症

文章来源:京江晚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1-22 09:55:43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众所周知,肥胖往往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肥胖更是健康路上的绊脚石。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老年人体型偏瘦,真的是健康的表现吗?对此,江大附院公卫处主管医师张亚峰提醒,“老来瘦”并不等于“老来寿”,除了从年轻起就一直是瘦子,大部分“老来瘦”都需要提高警惕。因为老年人太瘦,可能患有“肌少症”。

什么是肌少症

肌少症,即肌肉减少症,是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合并肌肉力量减弱、身体功能下降。

肌肉是人体第一大器官,占全身体重的50%左右。通常情况下,人体肌肉在25-30岁时达到峰值,此后逐年下降;40-70岁每10年肌肉量减少8%;70岁以后,每10年肌肉量减少15%。而患有肌少症的老年人肌肉量下降速度超出正常范围,容易出现体重下降、全身乏力、走路变慢以及不明原因的跌倒等症状。

目前,全球范围内肌少症患病人数近500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预计至2050年患病人数将高达5亿。我国平均每8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肌少症。

张亚峰提醒,肌少症患病率高,起病隐匿,不仅会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感染几率,容易跌倒、骨折,还可能增加死亡风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并有效预防肌少症。

哪些人易患肌少症

肌少症虽与年龄增长有关,但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会得肌少症。以下几类人群是肌少症的高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更应引起重视。

1.蛋白质摄入不足、营养不良;

2.长期卧床、缺乏运动;

3.神经或骨关节系统的疾病导致活动减少;

4.骨质疏松;

5.有抑郁或认知障碍;

6.患有哮喘、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如何判断肌少症

当老人出现行走无力、四肢纤细、容易跌倒、毛巾拧不干、瓶盖拧不开等症状时,应考虑肌少症的可能,建议前往医院骨科或老年科进一步检查。

此外,也可通过“指环测试”来简单自测,即双手拇指和食指环绕小腿最厚的部位,腿围与环中间空隙越大,提示患肌少症风险越高。

如何预防肌少症

1.饮食方面

建议老年人要保持平衡膳食和充足营养,注重蛋白质和维生素D摄入。在日常饮食中,应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包括鸡蛋、牛奶、鱼、虾等。充足的维生素D补充可增加肌肉强度,能够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蛋黄、全脂奶等。

2.有氧运动

每日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5天;或每日至少20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每周3天。运动时呼吸稍有点喘、运动时不能唱歌但可以说话的强度就是中等强度。

3.阻力运动

抗阻运动是改善肌肉功能最推荐的运动方式之一。通常可采用举哑铃、坐位抬腿、肱二头肌弯举、双臂侧平举来进行训练。

举重训练10-20次为一组,每日做3-4组;坐位抬腿运动过程需身体坐正、膝盖弯曲,单腿伸直保持5-10秒,缓慢收回,然后换另侧腿,各做10-20次为一组,做3-4组;肱二头肌弯举,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踩弹力带,手抓弹力带,呼气前臂弯举,上臂保持不动,吸气缓慢落下,每侧肢体各3-5组,每组8-10个;双臂侧平举,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踩弹力带,微屈膝,双手交叉弹力带,呼气双臂侧平举与地面平行,吸气缓慢收回体侧。每日可做3-5组,每组8-10个。

健康生活,“肌”不可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预防肌少症,改善肌少症。

孙卉 古瑾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