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白描手法呈现苏州市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创新现状。1月5日举行的苏州市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大会,发布《苏州市产业创新能力白皮书》,重点展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产业领域的重大科技载体平台、重大人才团队、重点创新型企业、重点产业创新集聚区、重点创新生态支撑的发展情况,充分体现苏州产业“发展总量高、创新能力强、人才集聚多、企业发展优、产业集聚强、创新支撑好”的特点。
四大产业产值达3.8万亿元
苏州坚持把推动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载体平台建设作为战略支撑,把深化开放合作作为必由之路,把人才引进培育作为第一动力,把营造最优营商环境作为有力保障。
苏州产业发展总量高。2020年,四大产业产值3.28万亿元,2021年达3.8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94.3%。在装备制造产业领域,现有企业超万家,其中规上企业3759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6家。主要分为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和新能源4个重点产业方向,24个细分领域。
苏州企业发展优。90%的上市企业、85%的高新技术企业、100%的独角兽培育企业、98%的瞪羚企业分布于四大产业。
近年来,围绕创新型企业培育,苏州积极打造以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为标杆的创新型企业梯队,遴选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推动更多科技型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取得较好成效。截至2021年底,全市装备制造产业独角兽培育企业累计64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并列第二,同为63家,先进材料产业独角兽培育企业24家。
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主力军”。截至2021年底,装备制造产业高新技术企业4979家,约占高企总数44.63%,是苏州市第一大高新技术领域。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2087家,约占高企总数的18.71%,是苏州市第二大高新技术领域。先进材料产业高新技术企业1911家。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484家。
在上市企业方面,装备制造产业76家,电子信息产业62家,先进材料产业54家,生物医药产业29家。
集聚人才团队,带动特色产业集聚
苏州坚持把人才引进培育作为第一动力。苏州人才集聚多。顶尖人才和重大创新团队全部集中在四大产业。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省双创人才和姑苏领军人才中,四大产业均占90%以上。
“一号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十三五”以来,苏州市引进扶持顶尖人才(团队)和重大创新团队12个、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52名。截至2021年底,累计引进资助15个顶尖人才(团队)和重大创新团队、522名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分别占重大创新才队、姑苏领军人才立项总数的47%和23%;集聚了20位院士和一流专家团队,自主引进培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87人、省双创人才320名、省双创团队23个、省外专百人计划人才13名。
经过多年发展,苏州市生物医药创新产业集群布局日趋完善,初步构建起集“人才、机构、企业、项目”为一体的全方位创新产业生态体系。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于2019年入选国家发改委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苏州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一,五个单项竞争力评价中,在产业竞争力、人才竞争力、技术竞争力等三个项目均位列第一。
人才引领产业发展。在先进材料产业领域,近年来,苏州市引进了6个顶尖人才(团队)和重大创新团队,截至2021年底,集聚了93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才、8名国家级外国专家。国家级人才入选数占比入选总数的32%,列四大重点产业领域首位。主要集中在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钢铁材料、能源材料等领域。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集聚了15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才,形成了衬底材料、外延材料与关键器件材料制备、装备开发、测试分析等较为完整的创新链和产业链。从产业特色来看,带动形成了张家港市先进特色半导体、苏州工业园区纳米专项等特色产业集聚区。
国家级重大创新载体全部分布于四大产业
苏州坚持把载体平台建设作为战略支撑。从载体看,国家级重大创新载体全部分布于四大产业,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企业研发机构和产学研研发机构90%以上集中在四大产业。从产业创新集聚区域看,所有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90%的科技创业园属于四大产业。
近年来,苏州市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积极争取国家创新资源,创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在先进材料产业领域,截至2021年,苏州市共拥有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先进材料产业重大创新载体24家,其中国家级9家,包括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装备制造产业共有重大创新平台载体17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电子信息产业共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家,以及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长三角量子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苏州深时数字地球研究中心等。生物医药产业共有重大创新平台载体9家。2020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式获批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为我国血液病领域首个获批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1年3月,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获批,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首个获批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从中介服务看,52%的科技服务机构、72%的科技服务业收入,以及77%的技术转移机构、86%的技术交易额属于四大产业。
科技服务机构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自主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升级的关键生态要素。截至2020年底,苏州市电子信息领域科技服务机构数为331家,总收入达779.86亿元,占全部入统规上科技服务机构总收入的58.83%。
技术转移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苏州市共建有7家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转移机构。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共计成交1831个技术转移项目,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3.54亿,占比全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20.99%。
(苏报融媒记者 张晓亮 文)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