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城 绽放芳容——“八个维度”看经开(下)

2023-06-05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初夏时节,万物升腾。

深耕必有回报,用力奔跑和生长。自成立以来,常州经开区拿出“一天也不耽误、一刻也不懈怠”的劲头,牢牢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抢先机、开新局,谋长远、抓落实,争取实现最好的发展成果。全省所有经济开发区中,目前排名第11位,综合实力实现质的飞跃。

在常州经开区成立8周年之际,本报推出“八个维度看经开”专题报道,展现全区“强富美高”分镜头,助推“敢为善为、干到最好”的发展热潮。

温度:市民共享“小确幸”

在常州经开区,温度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社区帮助实现居民的“微心愿”,街头的爱心驿站给户外工作者有了歇脚的地方;志愿者日复一日,不辞辛劳奉献爱心……8年来,“经开温度”日渐充盈着近50万名群众生活的不同切面,在每一个小确幸中愈发温暖。

民生温度的不断汇聚,推动文明刻度不断攀升。从“口袋公园”到“智能停车场”,从精品街道创建到精细执法整治,从红色讲堂到志愿服务……和谐有礼的文明风貌扮靓城市底色。截至目前,常州经开区共建成文明实践所6个,文明实践站86个,文明实践点600余个,全域文明实践阵地不断扩充。

温度,体现在“城”与“人”的双向奔赴里。

义务巡河先后勇救3名落水儿童的“中国好人”薛巧真;13年“蚂蚁搬家”还清债务、照顾重病丈夫的“信义妻子”董玉红;讲诚信铁锤“砸掉”1000万元、重质量实现产品零缺陷的企业家俞金坤等。截至目前,常州经开区已有15名“中国好人”、25名“江苏好人”,4人获得江苏省道德模范或提名。

温度,体现在无处不在的“红马甲”暖心志愿服务中。截至目前,全区注册志愿者总数近1.8万名,注册志愿服务团队127个。一桩桩感人肺腑的凡人善举,为崇德向善的精神风貌写下了生动注脚。

温度,还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中。

每到临近中午,家住黑木桥电厂工房的老年居民马裕坡准时来到位于东方社区的康养综合服务中心长者食堂,等待领取午餐。老年人助餐是今年5月初,康养综合服务中心启动的一项服务,帮助辖区老年人解决做饭难题,运营以来,已有50余位老年人享受到了助餐服务。

2022年起,常州经开区围绕社区养老服务,布局老年人助餐点,平均每天服务500余人次,解决了一部分老人“吃饭难”的困扰。

常州经开区还持续构建完善的“医体融合、医教融合、医养融合”体系,精准满足老、中、青不同年龄层的健康需求。随着常州经开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标准投运,约12.8万名居民享受到了家门口一流的社区医院服务。

今年5月20日,常州经开区第二实验小学、常州经开区实验初中隆重举行新校落成典礼,常州经开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促进民生改善、推动东部新城建设、优化投资软环境的有力保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聚力补齐补强教育短板,着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常州经开区“教育强区”建设再添重大成果。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这些细微的生活变化,体现在群众的生活面貌上,体现在群众的幸福指数上。打造家门口的“三心”菜场、加强教育强区建设、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一项项民生实事,标注了常经开以人为本的温度。

厚度:文化铸魂显底蕴

参观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在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内体验DIY织布、打卡民国商业街区的精品餐厅、沿着“全省最美跑步线路”——大运河(丁堰段)工业文旅健身步道游览美景……

自成立以来,常州经开区持续擦亮运河工业遗产这块“金字招牌”,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迎来华丽蝶变,不断积淀文化厚度。

在大运河常经开段沿线有三家百年老厂,如今,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俗称“戚机厂”)和常州虹纬纺织有限公司(俗称“大明厂”),均入选国家级工业遗产。

2021年,常州经开区在戚机厂内建成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打造大运河常州段工业文化的新地标。展馆以全常州丰富的工业遗产为核心要素,通过立体化、系统化、形象化的形式,营造了大运河工业遗产文旅沉浸式体验空间。如今,戚机厂已整合形成了工业遗产、工业生产、展馆展陈、科普教育等四大旅游资源板块,接待游客1.2万人次,并承接了《功勋》等影视作品的拍摄。

走进大明厂,保存完好的民国建筑、民国时期火炬形砖筑水塔仿佛在诉说这家百年企业的沧桑历史。在企业投资1.6亿元打造的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内,时髦的展厅、茶室、餐厅又把游客带入另一重空间。在这里,可以喝下午茶、体验DIY织布,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和网红前来打卡,还成为红色电影《觅渡》的取景地。

常州市第三批社区教育游学实验项目,丁堰大运河工业游项目,串联天虹大明创意园、戚机厂老三楼、戚电厂红色教育基地、常宝厂史馆、蓝豹花园式工厂等文旅景点,把传统课堂延伸到自然景观、文化景观、实践基地,打造了全市“工业+旅游”特色亮点。

常州经开区还持续推进现代文化产业建设,设立区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建立区级文化产业企业目录库,壮大本土龙头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入库企业数、文化产业增加值“双提升”。

想感受“城市+人文”的氛围,还可以逛一逛常州经开区的6家秋白书苑。其中,横林馆与横林城市展示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融为一体,馆内设置横林文化展示区、理论宣讲区等特色功能区,提供线上阅读、文化课堂、非遗手工DIY等多项综合服务。在这里,居民可以了解横林这座千年小镇“因水而起、由木而兴”的历史渊源,感受横林“绿色家居、智能制造”的产业故事,品味横林“群文荟萃、莹润书香”的文教气息。

营造文化新场景,打造文化新空间,近年来,常州经开区涌现了一批大众乐享的公共文化空间,使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美一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秋白书苑区域全覆盖,其中5家被评为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靓度:绿水青山绘新城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离不开绿色生产。近年来,常州经开区在“低碳赛道”上马力十足。2022年,全社会能耗同比下降26.04%,工业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7.57%,单位GDP能耗下降24.67%。

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持续推动化工、铸造、电镀、印染等高需环境容量、高耗能行业和地板、钢管、电动车等地方传统特色产业绿色转型,加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静脉产业、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扶持力度,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2020年,常州经开区被评为全国首批绿色产业示范基地,2021年以来,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6家,市级绿色工厂11家,2022年,淘汰印染产能12100米,推进钢铁产业逐“绿”前行,促进中天钢铁转型升级,加快绿色轧钢和高端物流中心布局。

在常州经开区,不仅有拔地而起的高楼、飞速建设的工厂,更有一片片绿地湖泊、一处处美丽乡村。

芳茂山上,有着千余年历史的白龙观、大林寺静静伫立。为让“山水相依、田林相望”的生态基色更加靓丽,芳茂山生态修复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

甜度:普通人奋斗出彩

高铁轨道穿梭而过,稻田、池塘、青石板路相映成趣,这里是横林镇狄坂村的高标准农田,往北走,就是当地的热门打卡点樱桃园。今年五一期间,“樱桃哥”穆奇贤通过网络“吆喝”带来了直观流量——10万斤樱桃全部采光。

嘬一口个大的樱桃,甜味在口腔绽放,这不仅是味蕾的享受,也是生活的滋味。

不远处的高标准农田,麦浪滚滚,机器轰鸣。连日来,常州经开区5000多亩小麦陆续进入收割期,农机在田间穿梭,构成美丽丰收图。

“今年雨水充沛,温度适宜,小麦高产田块亩产达到了700斤!”横山桥镇朝阳村种田大户朱建良喜滋滋地说。

从零散小地变为平整阔地,高标准粮田成为了农民中抢手的“香饽饽”。到2023年底,全区将建成高标准农田总量不少于1.2万亩,保障稻谷、小麦等主粮种植。

农田穿起“新衣”,农房也有了“新颜值”。4月初,横山桥周刘家村146户村民陆续拿到钥匙,常州经开区大力推动“村改”,让百姓从居有其屋到乐有其所。今年周刘家村、狄坂村和双蓉村二期项目将全部建设完成;芙蓉宅改南集聚区、蓉湖宅改自建房、双庙宅改自建区、东柳塘村宅改自建区、五一村宅改自建区也在推进中。

生活的甜美来自奋斗和机遇。

中车高铁工匠协同创新中心的荣誉墙上,“90后”高级技师巢杰获得的技能奖项十分醒目。从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他进入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工作,2020年又被学校引进为智能制造学院教师。“我希望帮助学生们用技能创造价值。”巢杰说。

5年前,中科大研究生张亮带着粘合剂行业多年研发技术和经验,只身来到遥观镇“新观点”众创空间,租用了两个工位,开始创业之路。从存活下来,到翻越死亡之谷,企业成长速度令人惊叹,如今已是光伏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的供应商。

一个个普通人奋斗出彩的故事,汇成热气腾腾的就业画卷。

留住人才,服务很关键。常州经开区以人才公寓建设为“小切口”,做好引才聚才的“大文章”。建成投用东方·青年人才社区、东方·遥享+人才社区、潞立方运动人才公寓等特色化、主题式人才公寓6686套,今年还成立了人才科创集团,打造“人才引进、人才开发、人才服务”全链条综合性人才服务平台,高端人才、技能人才和乡土人才寻“味”而来,目前全区人才总量达11.8万人,人才企业200余家。

“孩子改名后需要变更医保卡信息,本以为要跑很多地方开证明,没想到在家门口就办好了。”在横林镇为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家住福临东苑小区的黄女士竖起大拇指。

医保网络托起稳稳的幸福,在基层医保服务站,所有事项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只取一个号,平均办理时长不超过10分钟。目前,医疗费用报销、异地就医备案、生育待遇核定等12大类32项医保经办业务实现“全城通办”。

 

去年,遥观镇渔庄村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盘活了闲置土地、修建了田间道路、安装了灌排渠系、新增了尾水净化系统。今年渔庄村还将实施“精美小菜园”项目,进一步盘活农村的闲散土地,让沉睡的乡村资源散发新活力,展现美丽乡村新风貌。

当前,常州经开区正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全域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到2025年,创建生态河道29条,所有规划发展村全部达到区级以上美丽宜居乡村标准,创建5个以上市级美丽乡村。

乡村更美丽,城市更现代。翻开常州经开区发展战略规划,东方新城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3平方公里中央商务区、10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区和21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加快补齐现代服务业短板,全面建成产城互动、功能齐全、集约高效的东部区域中心。”

常州经开区正重点推进26个东方新城项目,17个项目预计年内竣工。当前,3平方公里的中央商务区内,多个项目已现雏形——常州经开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装修工程进度已过半,有望成为经开新地标;常青·里巷文化旅游街区主体结构基本封顶;常州经开区科技金融中心加紧主体结构施工,将建设五星级商务酒店、高标准写字楼,集聚资源和人气。

东方新城内,一批城市功能项目也取得阶段性成果:常州经开区第二实验小学(原丁堰小学)投用,常州经开区公卫中心、东方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一期交付,东方生命健康产业园项目一期竣工,大明丰泰苑等项目进入室内装修。

(刘懿 孙婕 李垚 张舒逸)

 

相关链接:提振高质量发展“精气神”——“八个维度”看经开(上)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