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守正创新百花放 文旅融合万客来

2023-07-23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记者 姚梦

从全国文华大奖到群星奖,从特色展览到校外研学,从文化研究到文旅融合,盐城的文化事业,正沿着前人的传承之路,开拓当代的创新之路,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红色文化 创新传播

5月18日,盐城市“铁军魂 盐城红”大思政课启动暨全国新四军纪念场馆联盟宣教成果展演活动在新四军纪念馆举行。作为我市近年来规模最大的红色文化主题系列活动,“铁军魂 盐城红”整合全市各类红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具有盐城特色的红色教育品牌。通过开展现场教学、主题活动、志愿服务、研学旅行等数百场活动,把红色资源引入课堂、让红色遗址成为课堂。

在当天的活动中,现场发布红色宣讲志愿者招募公告,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红色故事的宣讲之中。7月21日,强国复兴有我“红色基因代代传”第二届“小铁钉”志愿讲解员考核暨颁奖仪式在新四军纪念馆举行。40位少先队员们信心满满地走上台,声情并茂地展现自我,实现从“聆听者”到“讲述者”、从“参观者”到“传播者”的转变。

“小铁钉”志愿讲解员系列活动,是由新四军纪念馆与盐城市少工委联合举办。通过生动有趣的培训方式,不断丰富少先队员的红色历史文化知识,全方位提升语言表达、形体礼仪等方面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每期培训结业的“小铁钉”,都将承担起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信念的任务,在新四军纪念馆等岗位为市民献上精彩的讲解。

盐城作为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见证新四军从浴火重生到走向胜利,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运用好这些资源,将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理想信念传播给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市委党校推出的《传承新四军革命精神,牢记共产党初心使命》微党课,在各类培训班中产生良好反响;新四军纪念馆创作的“五个一”红色故事以及《一件旗袍》等红色情景剧,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新四军纪念馆和盐城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主题研学活动,让中小学生走进红色场馆,感受新四军的革命精神与理想信念;盐城市图书馆的“黄海讲坛”邀请业界专家,分享红色历史研究中的最新成果……红色文化融入日常,成为盐城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底色。

公共文化 百花齐放

2022年4月,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陈澄,在国内知名网络媒体B站上翻唱了淮剧版《神女劈观》,成为互联网上一部现象级作品。她的“淮剧陈澄”抖音号粉丝数已近18万人,开展了数十次直播。作为传统戏曲舞台上成长起来的戏曲名家,陈澄的“云”尝试,不但开辟新的文化阵地,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淮剧。

作为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单位,江苏省淮剧团不断创新,走出古装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三并举”的淮剧创新之路。从古装传统戏中汲取养分,在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中创作新品、实现突破。无论是获得全国文华大奖的《小镇》,备受业界好评的《小城》,还是独辟蹊径的新编历史剧《范公堤》,都得益于“三并举”。

相比而言,江苏省杂技团更能感受到创新带来的收获。2013年,当时的盐城市杂技团创新排演大型杂技剧《猴·西游记》,在美国林肯中心创纪录地举行27场商演,引起轰动。随后不久,该团就升格为江苏省杂技团。升格后的江苏省杂技团再接再厉,打造《小桥·流水·人家》《芦苇青青菜花黄》《四季江淮》等优秀剧目,广受好评。

而由盐都区打造的江苏省首部曲艺剧《盐阜往事》,则大胆创新,让曲艺戏剧化,尝试拓展曲艺表演本体,汇集盐城大唱、盐阜说唱、三人花鼓、道情、快板、双簧、相声等19种曲艺形式,一经上演便引发多方关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收集整理已经失传的盐城大唱、盐阜说唱、三人花鼓等曲艺门类,将其重新呈现在舞台之上,实现创新推动传承。

海盐文化 融合发展

7月9日,中国海盐博物馆的“博物馆一日学”研学活动正式开展。首场活动“青铜器篇”邀请中小学生进入馆内,以馆内的展览“‘铜’你说话——青铜器精品展”为基础,由馆内社教老师向中小学生普及各类青铜器知识,让他们认识不同时期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了解青铜纹饰和青铜铭文所蕴含的时代意义。随后,学生们根据学到的知识,自己动手进行创意青铜制作。一次社教活动,从课堂到展厅,从听课到实践,收获颇丰,取得相当好的效果。7月12日,“博物馆一日学”研学活动的第二期“天文历法篇”,同样取得良好成效。

作为全国唯一以“盐”命名的城市,海盐文化是盐城的特色文化之一。在此基础上,又诞生盐城的“范公文化”“三相文化”等文化现象。在中国海盐博物馆内,参观的学生通过“煮海为盐”“淋卤煎盐”“淋土成卤”“晒灰采卤”等实景展示、现场讲解,清晰了解海盐的生产过程,并学习盐雕工艺制作。而前往盐场实地探访,则是盐城晚报小记者经久不衰的特色研学项目。在一轮轮的“登盐山”“看大海”中,孩子们对家乡的过去,有了清晰认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盐城的文旅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基于淮剧《小镇》打造的同名景区,到东台西溪景区内久演不衰的实景剧《范仲淹》,从珠溪古镇的历史研究到“千年古镇半日闲”的文旅定位,从新四军红色文化研学之旅到“铁军公仔”的文创产品开发……盐城的文化事业,以守正创新的姿态,迎来文旅融合的全新绽放。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