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与“茉莉花”的对话
——从苏州经验看新时代援藏精神
7月25日,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指导,苏州新闻出版集团、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组主办的新时代援藏精神研讨会在苏州新闻大厦举行,苏州援藏30周年宣传纪录片同步开机。
苏州始终高度重视援藏工作。至今,苏州已派出10批干部援藏。医疗、电力等系统也派出人才至林周开展援建工作。至2022年,苏州先后投入援藏资金超15.15亿元,实施援藏项目140余个,涵盖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基层党建、维护稳定等各个领域。
苏州援藏干部人才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立足林周贡献力量,将苏州经验与林周发展实际相结合,为当地制定合理发展规划,量身定制特色产业。林周县第一条柏油马路、第一个完整的规划、第一次土地拍卖……在两地干部群众的努力下,一个个“第一”从文件变成现实。至2022年,林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5563.71万元增长到19.96亿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62元增长到21206元。
当天的研讨会以“从苏州经验看新时代援藏精神”为主题,邀请了苏州援藏干部代表及多位理论专家参与。林周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格旦次仁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上,孔繁森同志事迹亲历者、孔繁森同志纪念馆荣誉馆长、阿里地委原秘书长柴腾虎讲述了援藏干部孔繁森的感人事迹。孔繁森两次参与援藏工作,在藏工作期满后选择继续留藏工作,为西藏的发展呕心沥血,成为所有援藏干部的楷模。他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几十年来激励着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前赴后继,奉献在雪域高原。
援藏干部们回顾援藏期间的工作开展情况,从自身经历讲述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如何将苏州经验与当地情况相结合,依托优势资源,改变当地面貌,改善农牧民生活。专家学者们围绕新时代援藏精神,交流研究心得,总结经验做法,探索对口援藏工作的新方向、新思路。
“天赐之地”共舞“人间天堂”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了全国支援西藏的重大决策,确定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针。江苏省确定由苏州市对口帮扶拉萨市林周县。林周藏语意为“天赐之地”,与苏州直线距离约2800多公里。自此,“天赐之地”“人间天堂”携手,“格桑花”“茉莉花”同芳——雪域高原与江南水乡开始了深情对话。
林周县位于拉萨市东北方,距离市区65公里,行政区域面积446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1万人,是拉萨市第一产粮大县、第二牧业大县。念青唐古拉山支脉—恰拉山横贯全境,将林周县分为南北两大部分,海拔高,氧气含量低。克服高原反应往往成为援藏干部面临的第一个难关。头痛、头昏、失眠、乏力、眼花……这些症状始终萦绕在援藏干部的生活中。
第一批援藏干部范建坤回忆道:“我第一天晚上住的地方是一米厚的泥土墙上面盖一个铁皮瓦,当天晚上正好赶上下雨,头上像敲铜鼓一样咚咚咚作响。”第四批援藏干部张炳华形容说,睡觉非睡似醒,饮食似饱非饱。苏州援藏干部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各项工作。第二批援藏干部王建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在林周县的10个乡(镇)、46个村、38座寺庙,让林周5万多老百姓都能知道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藏族人民的关心、对西藏经济社会的支持。”援藏干部周春、夏坚还深情讲述了更多第二批、第三批援藏干部艰苦奋斗的故事。
时间回到第一批援藏干部抵达的1995年,林周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为5563.71万元,公共预算收入90.2万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2元,基础条件落后,功能设施欠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
如今,林周的变化从数据上看或许更为直观。至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5563.71万元增长到19.96亿元,公共预算收入从90.2万元增长到3.53亿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62元增长到21206元,这种变化可谓是天翻地覆。
“三大法宝”注入“援藏精神”
援藏期间,苏州积累了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对口支援的林周县,又发生了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
陈建国、黄文军、黄亚平作为第五批和第六批援藏干部亲身经历了林周和拉萨的快速发展。29年来,苏州累计选派100余名干部人才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含援藏干部、援藏医生、供电专技人员等)。他们创造性地将苏州经验与林周发展实际相结合,从扶贫到扶智,从“输血援藏”向“造血援藏”转变,为林周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003年,苏州市印发《关于加强对西藏林周县对口帮扶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所辖五市四区各安排一个经济实力较强的乡镇,分别与林周县9个乡镇结为友好乡镇,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加大对口支援力度。乡镇对口帮扶,这是苏州援藏工作的又一创新之举。
诸如此类的尝试贯穿于苏州援藏的整个历程之中。1999年,以“苏州”命名的林周县第一条柏油马路修筑完成;2004年,拉萨市县级土地第一次公开拍卖在林周举行;2011年,西藏第一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林周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启动建设……
第八批援藏干部陈实说,在援助过程中,苏州不只派援藏干部人才出去,还把林周干部人才请进来。苏州援藏干部人才在林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注重人才培养,手把手教学,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同时,一批又一批林周党政干部、教师、医生等来到苏州,通过挂职锻炼或培训等方式接受先进理念,学习先进技能。
29年来,苏州实施援藏项目140余个,涵盖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基层党建、维护稳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以资金援藏、技术援藏、智力援藏、项目援藏、产业援藏、公益援藏为主要形式的多层次、多渠道、综合式的援藏新格局。
对口援助工作不仅对林周县域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资金动力,也为县域管理、治理带来了先进科学的思路和理念,特别是援藏干部们不怕吃苦、攻坚克难、乐于奉献的精神和雷厉风行、扎实肯干、一心为民的工作作风,深刻地影响着在藏的干部们。
第十批援藏干部,林周县委常委、副县长陈佳钧表示,一代代的苏州援藏干部,把苏州“三大法宝”的精气神带过去,不懈奋斗、自我加压、敢于争先。这30年的变化使老百姓看到了:只要肯奋斗,生活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有精神的传递,林周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孔繁森精神”昭示“人间都是故乡”
“缺氧不缺精神。”这是援藏干部们的精神写照。
研讨会上,柴腾虎动情地讲述了援藏干部孔繁森的感人事迹。他说,援藏精神体现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和各省、市、区及企业的大力支援中,体现在无数援藏干部的无私奉献中,孔繁森作为援藏干部的优秀代表,其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更具时代价值。以孔繁森为榜样,在援藏工作中多做事、做好事,既是援藏工作之所需,也是援藏干部初心与使命之所在。
格旦次仁对苏州援藏干部人才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几年前,情调苏州工作室为林周定制了口袋书《拉萨后花园——林周》,有一句诗感染力很强:“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一批又一批苏州优秀儿女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承担起历史重任,始终继承老西藏精神和援藏干部的优良作风,不忘初心,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高超的智慧、精湛的业务、认真的态度、担当的精神、过硬的作风帮助林周搞建设、谋发展、惠民生,把林周当故乡,视林周人民为亲人,在林周县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中镌刻下苏州印记,赢得了全县各族群众的衷心拥护和高度信赖。
与会专家孔川是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也是中组部、团中央第22批援藏博士服务团成员,曾挂职自治区党委机关。他认为,援藏精神也是一种境界,这种精神境界是什么?是大爱、大我、大局。爱家乡、恋故土是人之常情,正像孔繁森讲的,爱人民才是大爱,把他乡当作故乡,把藏族同胞当作亲人,这是心中有大爱、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体现。
对此,第七批援藏干部董宏利深有感触。他回忆起第六批援藏干部援藏期满返回苏州时的场景。那是在当地一个林卡里面,离别之际,林周的干部抱着苏州援藏干部钱文辉、黄亚平等人,不断地说着祝福的话语,眼泪不住地从脸上流下来。“我当时也忍不住流了泪,这是完全发自内心的感受。”董宏利谈起此事时仍很动容。
苏州市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傅济锋认为,援藏精神不仅涵盖着艰苦奋斗、不惧牺牲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两地的交流方式也多种多样、不断创新,它的外延在不断地扩大。
江苏苏州干部学院党的理论与党性教育教研室主任何兵认为,苏州既有江南水乡至柔的文化特质,更有政德文化至刚的家国情怀。援藏干部汲取了江南文化的精神,把深厚的江南文化和丰富的西藏地域文化,特别是林周地域文化相结合,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不断厚植马克思主义崇高信仰和为国为民的精神情怀。他们身上的韧性、耐心和定力,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我们做好援藏工作的宝贵财富。
苏州市地方志学会会长、《苏州对口支援西藏志》统筹金凯帆说,2021年6月,古吴轩出版社出版了《苏州对口支援西藏志》,记录了1995年以来的援藏情况。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苏州先后选派9批139名干部和人才进藏工作。援藏干部为把西藏建设好,付出了汗水、心血甚至生命。9批援藏干部中有34名党政干部,黄文军同志还连续两轮共6年在藏“连续作战”。2022年,第十批援藏干部中有6名同志赴林周县开展为期3年的对口支援工作。苏州干部既有“三大法宝”的干劲,又能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传统。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老西藏精神,也为其注入了苏州经验的时代内涵。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
202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