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江苏11156对新人领到红本本
因谐音“我爱你”,“520”已经成为不少准新人青睐的结婚登记好日子。2023年5月20日恰逢周六,江苏各地民政部门“为爱加班”,给准新人们办理婚姻登记业务。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领证更有“仪式感”,江苏举办了五花八门的婚姻登记特色活动,在5A级景区内领红本本、用AI解锁爱情锦囊盲盒、在“爱情加油站”领悟爱情真谛……截至当晚7点,江苏共有11156对新人领到红本本,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是南京、苏州、宿迁,分别有3108对、1206对、891对。
现代快报+记者 徐苏宁 季雨 尹翼星/文 赵杰/摄
“520”超甜蜜,穿戴凤冠霞帔在5A级景区领红本本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最浪漫的事莫过于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5A级景区内领证的神仙浪漫,在南京可是独一份。5月20日一大早,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南京市秦淮区民政局夫子庙婚姻登记点,它在国家5A级景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天下文枢牌坊旁。虽然距离9点开门的时间还早,但已有不少准新人在门口等待。
“我们早晨8点钟就过来排队,排在了第一个。”准新郎小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起自己的恋爱故事,小纪回忆道,“我和她是一个单位的,2021年底在公司培训上认识的,第一次见面我们就互相打了一个招呼,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两人爱情的萌芽,还要归功于准新娘小李坏掉的车。小李说起这段往事,仍然是满满的幸福感。她和小纪认识没多久后,自己的车有一天突然坏了。“他和我上班正好顺路,那段时间他就顺道接我上下班,没想到这一接,就接出感情来了。”
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两人就确定了恋爱关系。谈了一年多恋爱,两人都觉得对方是可以相伴到老的人,于是商量之后,立马决定就趁“520”这个好日子,把结婚证领了。“听说夫子庙新开了一家婚姻登记处,可以体验中国传统礼服,我们提前一个月就预约了。”
“520”当天,南京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联合南京市秦淮区民政局、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南京学宫旅游有限公司等为新人们举行了传统婚庆仪式。周六的夫子庙景区里人头攒动,但大家经过婚姻登记点时,都会驻足给这对新人送上祝福。焚香静气、奉匜沃盥、同牢合卺……在所有人的祝福中,小李穿戴凤冠霞帔,在5A级景区领了红本本,仪式感满满。
新人凌晨4点排队等领证,登记处“为爱加班”提前开门
“520”领证究竟有多火爆?根据此前公布的2022年江苏省婚姻登记大数据,2022年5月20日,有15182对新人领了红本本,相当于这一天完成了超过全年1/30的登记量。为了迎接今年的“520”婚姻登记高峰,各婚姻登记处提前做好了准备,不仅开启多个服务窗口,还安排了不少有意思的活动,给足了新人们仪式感。
早晨8点,南京市玄武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就已经开门办理业务,这比平常提早了1个小时。第一对等待的新人表示,他们从凌晨4点就在这里了,“想做今天第一对领证的。”新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可以说是“各显神通”。殷先生及他的准新娘请了跟拍摄影师,“我的太太喜欢拍照,平常都是我帮她拍,今天领证想留下我们的记忆,所以请了专业的跟拍摄影师。”
除了请跟拍摄影师,新人们在自己身上也下足了功夫。王先生和女友提前一周购买了情侣款衬衫,胸口刺绣绣上了领证日期和彼此的姓氏,女友打趣道:“我们都姓王,不用纠结孩子跟谁姓的问题了。”
南京市玄武区民政局副局长王志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平常婚姻登记处会开设四个窗口,当天临时增开了两个窗口。“今天预约的新人共320对,上午180对,下午140对。”王志还表示,没有预约上的新人也可以来现场排队登记:“今天中午不休息,把最后一对新人登记完再下班,满足新人们的心愿!”
江苏各地举办婚姻登记特色活动,让爱更有“仪式感”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在婚姻登记处现场,有很多活动让前来领证的新人们感到十分温暖。
在南京江宁区,婚姻登记处安排了“爱情加油站”辅导活动,对新婚夫妻进行专业辅导,引导他们感悟爱情与婚姻的真谛。与此同时,江宁区还给新人们设置了互动环节——“爱情邮箱”,新人们可以写下自己的心里话、对婚姻及另一半的期许、婚内的计划和愿望等等,将信件寄存在婚姻辅导室。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婚姻文明新风,推进婚俗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发展,培育和展示拥有玄武特色的婚俗文化,玄武区特地举办了第三届青年集体婚礼暨婚俗文化宣传活动。
不仅仅是在南京,全省各地民政部门都举行了精彩纷呈的活动。苏州工业园区婚姻登记处创新打造热门结婚登记日“爱意闪耀为爱奔赴”沉浸式体验场景,通过新婚夫妻制作爱情信物、潜意识心理投射卡探秘、AI解锁爱情锦囊盲盒等互动环节,加强婚前辅导,共创美好人生。无锡市梁溪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举行了“520运河告白”活动,在无锡运河汇结合运河音乐节倡导婚姻文明新风尚。在扬州,宝应县婚姻登记处也为爱加班,同时通过开展集体性婚姻宣誓仪式、举办民法典普法讲座及婚前保健讲座,教育引导广大新婚青年践行移风易俗,让法治信仰、社会责任、家风传承等回归婚礼现场,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推动婚俗改革扎实开展。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