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仪征捺山,如诗如画,绿意盎然。几场细雨洗涤过后,片片茶园更显翠色欲滴,蛰伏了一个冬季的春茶,正迫不及待地吐露着新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色背后,是扬州茶人的不断创新与改变。在扬州,越来越多的茶企将新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将标准化、生态化作为方向,在改变中发展,在融合中创新。
“今年的茶叶,采摘期相较去年虽然提前了十几天,但茶叶品质提升了。”近日,在仪征市大自然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茶叶生产的陈苏生展示手中新茶,难掩喜悦。
“以前,茶树都是农户零星种植,产量不高,鲜叶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近年来,政府重视,茶农积极响应,我们的茶产业也渐渐向智慧化、科学化发展。”扬州市绿杨春茶叶协会会长潘斌介绍,如今,捺山的茶园基地正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变化。在仪征市大自然茶叶专业合作社,从茶园基地高处望去,长势喜人的茶树,是历经两年时间、引进几十种新品种,反复试验找出的最适宜在捺山生长的良种;“双行密植”的栽培方式,是为了高产稳产,同时也为机械化采摘作业提供操作空间;茶园内配备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可以实现智能化定时定量灌溉,精准浇水施肥,节本增效。
陈苏生介绍,从前,茶叶制作“千人千味”,不同的炒茶师傅炒出来的茶风味各有不同。现如今,通过茶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绿杨春有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加工标准,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序都通过无数次实验,量化出了一个最佳平衡点,加工茶叶也从经验化渐渐向标准化转变。
仪征的茶产业也呈现出生态化的新风尚。粘虫板、诱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的普遍推广,有效保障了茶园的生态安全;流水线的生产,分区规范的加工流程,让茶叶全程不落地,避免受到环境污染……
春茶胜酒香,和好酒一样,好茶也怕“巷子深”,如何将“绿杨春”的幽幽茶香从本土推广到省外各地,做优茶品质,做大茶产业,这也是仪征茶人们最关心的话题。
3月27日,2023年“绿杨春”茶开采节开幕。一场“茶+农旅”“茶+研学”“茶+康养”的产业融合之路,正越走越宽。 记者 赵雅琼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