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新闻 > 正文

无锡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招才引智”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文章来源:无锡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5-26 09:56:07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无锡的发展,得益于人才的汇聚,无锡的前行,得益于智慧的交融。5月24日,在“‘新时代人才高峰建设’思享汇”“第二届太湖湾院士创新大会暨‘465’产业院士行活动”“首届新时代校友经济思享汇”三场太湖人才峰会主体活动上,院士团队、专家学者、各路英才汇聚一堂,交流前沿技术、对接合作需求、共话招才引智,只为一个共同的心声:为无锡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人才高峰凝智聚力,贡献更大力量。

  一座城,如何把“人”塑造成“才”?

  如今,人才工作与“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被提升至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本次“新时代人才高峰建设”思享汇的“压轴环节”——圆桌对话,来自业界的六位专家针对新时代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围绕人才生态、城市人才竞争等热门话题开展讨论。

  什么是人才生态?什么要素对构成人才生态最为重要?智联招聘CEO、本场圆桌对话主持人郭盛将问题抛出后,立刻引起了专家们的热议。

  “人才生态就是人才开发以外的各种外部要素的总和。”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战略与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学明看来,人才离不开体制机制,离不开产业基础,更离不开人才主体。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汪怿越来越感受到短期靠人才投入,中期看人才政策,拼到最后还得看人才生态。“太太指数、先生指数、奶酪指数、星巴克指数,甚至可乐指数,这些都是上海能够吸引人才集聚很重要的方面,都属于人才生态。”他进一步诠释说,所谓“先生指数”就是创业发展的载体、平台、环境、机遇。在他看来,这正是无锡的人才生态建设机遇之所在。他同时建议,大型活动对于搞好人才生态也很重要,因为这可以吸引人才、集聚人才,让人才的思想观点能够不断碰撞。

  “我们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把‘人’塑造成‘才’的过程,好的产业可以把一个本科生变成硕士、博士,变成这个行业的专家。”江苏天安智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雷现场分享了无锡车联网先导区的引才育才心得。“半导体行业被无锡列为四大地标产业之一,体现的就是城市和产业的融合。”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制造中心党委副书记、人力资源总监高鹏飞则从城市本身与企业战略目标匹配角度对人才生态进行阐述。

  郭盛认为,不管是太湖生态还是西湖生态,肯定有一个平衡点,在这个点上能让“大鱼”或者“小虾米”都有一个共存的空间,而这才是一个完美的生态。

  如今,城市之间的人才竞争非常激烈,什么样的城市才可以脱颖而出,怎样才能赢得人才战争?“如果真的没有人才的竞争或者所谓的‘人才战争’,我们今天会是这样吗?”对于主持人挑起的这个火药味十足的话题,汪怿用一个反问来回答,他进一步解释说,不能把人才的竞争转变为人才的无序竞争。“从这个角度看,人才的竞争是一种常态,是一种正向的、需要坚持的过程。”汪怿还和与会嘉宾分享了关于城市人才竞争的最新研究成果——长三角人才流动趋势:其一,产、城、人各种要素都优秀的话,更会集聚到人才;其二,长三角地区人才流动呈Z字形,从杭州—上海—苏州—合肥;其三,大城市的人才虹吸效应,有很多的文章可做,破题在于共同推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发挥各自优势把“产城人”做好。

  “其实,城市之间的人才竞争更多的是各种因素的综合比拼,而在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可以形成一个快速的突破。”李学明进一步举例,他认为,人才科研成果建设、投融资支持、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等都非常重要,与此同时,还要给人才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权限,包括经费使用权、资源调度权和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等等。

  在圆桌对话最后,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海洋建议,就如何吸引和集聚科技创新人才、高端科创资源,将无锡的太湖湾科创带和美国的北卡三角科技园开展比较研究。

  抢占科技自立自强赛道制高点

  发展院士经济,攻关“卡脖子”难题。昨天(24日),第二届太湖湾院士创新大会暨“465”产业院士行启动仪式上,中外院士汇聚一堂,分享高端智慧,促进深度合作。在精耕细作“院士经济”、发力科技自立自强的路上,院士们的演说精彩纷呈。

  抢占制高点、推进产业链体系。落户惠山区堰桥街道以来,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江苏集萃复合材料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林潜心研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的主要方向,以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高精尖缺”产业领域为重点,致力于抢占先进制造材料赛道的制高点。“以带动产业发展为己任,牵手固高科技集团,强强联合打造智能制造先进材料产业园,推动建成从先进材料、零部件到成型装备的全产业链体系。”叶林说。同时,研究所与江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为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服务地方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叶林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交织叠加,为研究所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以太湖湾科创带为引领,无锡产业创新名城建设如火如荼,科产才城呈现深度融合态势,“我们所从事的先进复合材料产业站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位,处在行业发展的最新风口”。叶林认为,有无锡这个温暖的大后方,实力动力并存,一定能把惠山区打造成先进材料发展样板地、智能制造新高地。

  智能系统助力产业发展。从香港来到无锡,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郭嵩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演讲深入浅出。“建立联邦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赋能新一代智慧社会”是他基于香港理工大学边缘智能实验室的一系列前瞻性研究成果。“算力网络协助大模型时代到来,人类的智慧和机器的智慧已经成为共生系统。”他说,一个是无所不在的智能,一个是内生边缘智能的管理,一个是基于去中心化的一些治理技术和安全隐私技术,把它们全部整合起来,就是联邦算力网络新基建。“未来的AI大模型助手,与通信设施和计算机融合,做到人机共生。”他展望道。

  让更多青年人热爱科技。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太湖人才峰会秘书长吴志强曾经在瑞典皇家工程院工作多年,对于吸引人才共创科技自立自强“新的典范城市”颇有见地。对于院士小镇的发展,他认为:“要让这里变成院士和百姓更好融合的地方,除了院士使用以外,百姓也可以使用,让孩子们喜欢这里,让无锡的青年人都热爱上科技创新。”他说,希望未来导入智能技术,建成充满未来感、吸引青年人大规模来的地方。

  “惠山深耕‘院士经济’十余年的厚积薄发,随着院士人才的加速集聚,将助力惠山产业发展再上一层楼。”惠山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惠山已与55名院士达成紧密合作,集聚31个院士项目,10个院士领衔的产业人才集群在惠山生根发芽,建成了囊括“工科七子”为智库的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建成研发平台38个,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2000余人。

  让“校友圈”更好串起产业链生态圈

  畅叙校友情谊,共谋创新发展。在昨天(24日)举行的“首届新时代校友经济思享汇”上,来自全国15所知名高校的“掌舵人”、40所高校校友总会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围绕通过发展“校友经济”,助推高校、校友、城市形成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更好实现共建共享共赢进行深入探讨、贡献“智慧方案”。

  “‘校友经济’已不单单是一个学术概念,而且成为了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众多高校和城市已经开始重视这股不容忽视的‘发展助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太湖湾高校创新创业促进会会长陈坚介绍,近年来,武汉、成都、西安等城市都积极围绕校友做文章,推动校友企业、人才、产业等快速集聚。而两年前成立的太湖湾高校创新创业促进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如今,通过这一平台,66所知名大学的在锡校友会资源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聚合,集聚了一批高端资源、高端项目、高端人才。下一步,促进会将在挖潜高校校友资源、项目和人才上持续发力,努力在发展新时代校友经济上“先行一步”。

  推动校地合作,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关键一环。北京科技大学多年来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了更好地让学校的科学研究服务地方发展,我们提出了‘双走战略’,就是鼓励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地方经济发展一线开展学术交流、实践历练和挂职锻炼。”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武贵龙说,为激发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学校还优化了激励机制,“对于取得重大成果、为地方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青年教师,还可予以破格晋升”。

  近年来,无锡也在不断探索新时代校友经济,仅无锡高新区就已经与283家国内外高校建立政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哈佛大学、浙江大学等27所高校校友会开展紧密互动,每年引进上万名高校毕业生、近千位优秀校友。无锡浓郁的校友经济氛围,让江苏省清华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沈童刚深有感触。“如今大约有800多位清华校友在无锡创新创业。无锡人才资源充沛、产业基础雄厚,通过校友经济推动城市发展,大有可为!”沈童刚建议,无锡可以通过“校友圈”建强全球资源网络,同时在垂直孵化和集成创新上持续加力。例如,在垂直孵化方面,目前江苏省清华大学校友会已在集成电路、汽车、金融等领域分别组建了9个专委会,吸纳了来自不同院系的校友,这都对集聚高端人才、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大有裨益。

  校友经济、人才支撑,离不开“人”这一核心。“高校教育有限的四年,如何应对产业形态‘突进’和变化‘多端’?”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的现场“叩问”,引发了在场嘉宾的热烈讨论。郑强认为,大学不可能包揽所有产业及其发展过程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教育,企业承担人才技能培训是应尽职责。“是否拥有一所好大学,关乎一座城市生活的品位,关乎一个区域文化的赓续。”郑强期待无锡持续发力,做大做强本地高校,以高质量的大学撬动城市发展。(徐兢辉、裘培兴、王怡荻)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