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青年就业机制、优化青年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以技能升级推动就业升级、支撑产业转型”“给予青年创业者更多支持”……8月8日,市政协召开知名人士圆桌协商会,贯彻落实市委部署要求,围绕“促进青年群体就业”主题,市政协委员、职能部门负责人、各行业青年就业群体代表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市政协主席卢佩民,副主席查学斌、周国翠及秘书长刘秋平参加。
青年是城市的未来,是城市焕发活力的重要元素。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刚刚召开的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对此提出明确要求。作为市政协搭建的多方协商交流平台,知名人士圆桌协商会多年坚持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每次会议邀请委员、部门以及各行业各领域代表人士一起,在开放、包容的协商氛围中,就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议题,讲实情、进真言、献良策。
当天的圆桌协商会上,委员积极建言献策,青年就业群体代表现身说法,部门热切回应,大家围坐在桌前,踊跃发言,畅抒己见,时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气氛十分热烈。
“我辗转国外十年,最终还是选择到家乡就业,看中的就是家乡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优待。”出生在泰州,现在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一家生物公司工作的顾跃西博士深有感触地说。他希望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与青年的契合度,让更多的青年人才来泰就业的同时,爱上泰州,把家安在泰州。
市政协委员、来自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刘晶认为,城市对青年的关注,不仅要关注青年高端人才,也要注重一般青年人才。她建议实施校企合作计划,积极整合社会就业资源,多层次培养人才,打造“全链条”就业体系。
对于刘晶的建议,市政协委员、江苏天仁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露非常认同。他说,一般青年人才同样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建议进一步优化就业服务体系,鼓励高校打开大门,走进企业、园区,以技能升级为重点,建立开放型大学,为青年人才打造终身教育体系,通过技能提升推动就业升级和产业转型。
“现在的一些青年员工找工作过分看重薪资待遇,不满意就跳槽,就业观存在一些偏差。”从车间钳工一步步成长为市科技创新智库专家库成员的陈林,结合自身就业成长经历,建议相关部门加强规划、引导、宣传,让更多的青年人找准就业方向和路径,并在工作中多给予关心、尊重,让一线的青年工人智慧和才能得到认可,增强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调查情况来看,青年群体就业主要受青年自身就业观、职业素养、就业信息等因素影响。”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律师李冬梅在会前特地花时间做了一次充分的社会调查。她说:“我是从盐城来泰就业的,多年在泰工作经历让我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非常珍惜这次与部门对话的机会。”
对于委员和青年就业群体代表们的建议,与会的部门负责人边听边记,一致表示,深受启发、收获颇丰,将认真梳理、消化吸收大家的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更好促进青年群体在泰就业。
卢佩民充分肯定与会人员的发言。他说,此次知名人士圆桌协商会,与会的青年就业群体代表,虽然职业不同、经历不同,但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耕耘,挥洒青春汗水、贡献青春力量,并且对如何促进青年群体就业,有着深入的思考和切身的体会,提出的对策建议科学合理、务实可行。市政协将认真整理大家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参考。记者 朱敏丽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