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笔者从市农科院了解到,今年我市新增6个洋葱新品种通过认定,连葱系列洋葱品种已达21个,形成了早中晚不同熟期、黄紫白不同皮色及扁圆不同球形的多样化中日照洋葱品种体系,解决了洋葱种业“卡脖子”问题,实现了我国洋葱主栽品种的国产替代。近两年,“连葱”系列洋葱品种在连云港、徐州、盐城、济宁、泰安、潍坊、商丘、开封、南阳、淮北、阜阳、合肥等洋葱生产区广泛种植,累计推广30万亩左右,占我国中日照洋葱适栽面积20%以上。
昨日上午,在市农科院试验基地,一批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种质资源的整理和分类,做好亲本提纯及杂交组配的计划。而在农科院的实验室,另一批工作人员利用分子标记开展不育株和保持株的鉴定,加快洋葱优良品种的选育进程。
近年来,针对我国洋葱品种结构不合理、育种效率低、进口品种价格昂贵、自主品种及产业化技术缺乏等突出问题,市农科院洋葱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在多项省、市级项目的支持下,以洋葱种质创新和优质新品种选育为核心,挖掘优异种质资源,建立高效育种体系,选育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的优质新品种,集成创新产业化关键技术,实现了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
“我们发明了种球贮藏、小株留种及种子采收、加工等洋葱繁制种技术,集成创新了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绿色生产技术,组装了洋葱套种南瓜、套种辣椒等高效栽培模式,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我国黄淮地区洋葱生产水平。”蔬菜研究室主任杨海峰研究员说。
依托省农科院“亚夫科技服务”项目,市农业科学院洋葱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建立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1个、亚夫科技服务工作室5个,对赣榆、东海、灌云等县区洋葱种植户开展从品种选择到产品销售的全程科技服务。按绿色发展需求开展订单种植,价格有保证,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助农增收的同时也为加工企业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稳定的加工原料,增强我国洋葱加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我种植的洋葱品种是‘连葱11号’,与过去进口品种相比,产量、品质相同,而亩用种成本由1000元下降到现在的300元,产值相等的情况下,亩用种成本节约了近700元。”陈继超是东海洪庄镇沟南村洋葱种植户,5年前他开始种植洋葱,自从接触市农科院亚夫科技服务团队后,在育苗、定植、施肥、打水、采收等生产关键时期,市农科院洋葱专家都到地头示范指导,近两年他家的洋葱品种和产量都很好,个头大、颜色鲜亮,50亩地年纯收入15万元左右。(记者 武娜 通讯员 潘美红)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