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新闻 > 正文

11岁摘得“小梅花”,这个南京娃怎么做到的?

文章来源:南京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9-05 14:46:02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南京,戏曲文化渊源深厚、传承有序,既有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得主,又有“小梅花”诞生。近日,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27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南京11岁小学生赵晨曦,凭借越剧《花中君子·骂堂》成功摘得“小梅花”。

有天赋,学戏5年获得少儿戏曲最高荣誉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创始于1997年,是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全国各省市戏剧家协会协办的一项全国性、高规格的少儿戏曲艺术活动,对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第27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个人项目业余组现场终审在湖北举办。

这是“小梅花”奖时隔3年首次重启现场比赛,赵晨曦和来自全国各大剧种的100多名选手同台比拼,竞争激烈,压力巨大。赛场上,很多选手展示了精彩的武戏,而《花中君子·骂堂》是文戏,赵晨曦纯靠唱功征服了评委,最终斩获“小梅花”,不但是所有江苏选手中名次最高的,也是此届业余组中南京唯一的一朵“小梅花”。

《花中君子·骂堂》是越剧中的十级唱段,成年戏曲演员演绎起来难度都不小,更别提小学生了。但赵晨曦声音清亮而有力,每个字、每句词都充满了情感和力量。她的表演让人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到角色的愤怒和悲伤,也体验到角色的智慧和机智。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接触越剧,到11岁拿下少儿戏曲的最高荣誉,看着赵晨曦精湛的演出,谁能想到,这个孩子学越剧仅仅5年时间呢?除了“小梅花”,她还登上过央视戏曲频道《宝贝亮相吧》栏目,获得过小杜鹃金花奖、小红梅奖、十三届国戏杯铜奖、江苏省戏曲票友大赛“十佳票友”等众多荣誉。

赵晨曦的妈妈从小就跟着奶奶听戏,对戏曲有偏爱。有一次听说邻居家小孩在南京市青年越剧团小花班学越剧,赵晨曦的妈妈就带着孩子去观摩。赵晨曦一看便入了迷,用时下最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赵晨曦的嗓音特别干净,音准特别好。别人很难唱出的小腔和韵味,她可以把握得很精准,这孩子在戏曲学习上有天赋。”市青年越剧团团长陶丽艳告诉记者,看到了“好苗子”,格外高兴,非常用心地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唱段,从各方面培养她。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然,光有天赋远远不够,必须持之以恒,必须不怕吃苦。赵晨曦对越剧的热爱和坚持,让家长和老师都深深动容。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习、练戏的过程其实十分枯燥。“学戏时,每一句都要磨很久,身段、眼神、指法,老师都要给她调很久很久。”练戏的苦,妈妈都看在眼里,可赵晨曦从没喊过苦,反而越学越起劲。“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有了兴趣之后,你根本就不用逼迫她去练。”赵晨曦的妈妈笑着说,从小到大,赵晨曦上过很多兴趣班,但唯一坚持下来的只有戏曲课。

“学戏觉得苦吗?”面对记者的提问,赵晨曦点了点头,又立即摇摇头,“唱戏的时候很快乐,就不觉得苦了。”

苦肯定是苦的,长久的练习不说,光是演出时的勒头就不容易。有个综艺节目里曾经邀请成年人体验,他们直呼“难受到想吐”。有时应邀参加节目,也是不一样的辛苦。2022年B站《上元千灯会》中,赵晨曦唱了《梁祝》选段,几分钟的亮相,背后是3小时辛苦的录制。那是在深冬的北京,凌晨,节目又是户外录制,当时户外的温度是零下十几摄氏度。赵晨曦穿着戏服,单衣薄衫,浑身贴满暖宝宝,一遍又一遍,反复录制,只为追求最好的效果。赵晨曦的妈妈非常心疼,“录制间隙,她爸爸就举着羽绒服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上去,把娃裹起来。”现场,有的孩子已经冻哭了,而赵晨曦一直坚持着,保持表情和状态。

传播戏曲文化,让越韵在校园飘香

新学期开学,赵晨曦成了六年级的小学生,面临“小升初”的学习压力,但她说,学习再紧张,学戏还是要继续。

家里对此全力支持。“戏曲帮助她在小小年纪就打下了古文基础,学习戏曲让她学会了坚持、努力、自信……而且,戏曲里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赵晨曦的妈妈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溶在我们的血脉里,这个是绝对不能丢的。”

戏曲影响着赵晨曦的方方面面。她不仅爱看戏、爱唱戏,平时的穿衣风格也倾向于中式的传统服饰,旗袍和汉服是她的心头好。与此同时,赵晨曦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播戏曲文化。她所在的琅琊路小学,有个特色项目——“小主人创行社”。每周一下午,拥有专长的孩子会在创行社中给其他同学上课。赵晨曦开了一门叫“越韵古诗”的课,教同学们用越剧的曲调唱诵古诗,好听又好记,非常受欢迎。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上,她也多次表演越剧,让越韵在校园飘香,让更多孩子爱上戏曲。

赵晨曦已经是市青年越剧团小花班培养出的第12朵“小梅花”。陶丽艳带着市青年越剧团,这些年为了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付出无数心血,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近戏曲,“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实习生 万方圆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