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思祥
从田间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尖……如今,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冲破地域、季节限制,出村进城,一路保“鲜”。这不仅得益于农业生产的日益专业化,更离不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保驾护航。
徐州蔬菜播种面积600万亩左右,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一;梨、桃、葡萄、苹果四类水果种植面积80万亩左右。作为连接产地与市场的桥梁,农产品冷链物流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为群众增收、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政策、市场与技术的多元驱动下,这一“冷科技”也让众多消费者有处“寻味”,以寄乡愁,更为农产品擦亮品牌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助农增收
发挥价格“稳定器”作用
夏日炎炎,新沂市时集镇徐伟家庭农场内的水蜜桃保鲜冷库门口,一箱箱金黄圆润的水蜜桃正被搬运装车,冷库内,几名工作人员身穿棉服,有条不紊地为水蜜桃“披上新装”。
“去年11月,我们农场建设了500平方米的水蜜桃保鲜库,好在有中央、省、新沂市三级财政累计补贴50%,省了不少钱。”农场负责人徐伟说。冷库不仅能保鲜,还做到了果品提质。徐伟解释道:“冷库温度通常维持在2℃-8℃,水蜜桃入库后,遇冷排酸,果酸会像汗珠一样排出并附着在桃子表皮外。采摘时,桃子糖度约为11度,在冷库储存一段时间后,糖度能够提升2度左右,品质有明显提高,更受消费者青睐,因此销路更好。”
像这样的生鲜速递,在新沂市已是常态。不远处,双墩镇九墩村是全市有名的葡萄村,“葡萄保鲜时间短,销售上也处处受限,只能等着客商上门收购,要是卖不上价钱,就等于白辛苦一年。”村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说,严峻的形势倒逼他们开始寻求新的解决办法,研究起特色果蔬农产品物流。随后,合作社在邮储银行新沂支行的帮助下,再利用上级奖补资金开始修冷库、采购冷链设备,全力建设冷链物流体系,目前已建成了冷藏保鲜库3座,让村里的葡萄有了长时间的“栖身之所”,有效提高了周边种植户保鲜贮藏能力,发挥了供应“蓄水池”和价格“稳定器”的作用,实现错季销售,促进鲜活农产品全年供应和均衡上市。
有了强大的冷链物流系统支撑,南北方水果在这里实现了“双向奔赴”。除了葡萄等新沂境内优质水果向外配送之外,众多热带水果也搭载着冷链物流来到了新沂。
一路保“鲜”
迈向国内外大市场
果香也怕路途远。冷链物流持续扩展延伸有利于徐州农业长效稳健发展,也为擦亮“农香徐来”品牌,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创造了更多可能。
那么,冷链物流何以持续扩展延伸?位于睢宁双沟镇的亚太冷国际供应链项目便给出了最有力的回答。
在全球享有300多个基地、近3000万立方米冷库等国际顶尖冷链资源的国际冷链运营商——亚太冷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在徐州空港投资建设的徐州空港冷链物流中心启用后,全力打造成淮海地区规模大、功能全、辐射广的冷链智能物流中心。
9月6日,记者走进亚太冷徐州空港冷链物流中心,不少冷藏厢式货车前来转运物品,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我们的冷冻库温度可低至零下18℃,除了存储肉制品、冰激凌等,睢宁本地的梨、苹果、毛豆等也在这里储存,储存量近3万吨。睢宁的农产品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据了解,该冷链物流中心总建筑面积63000平方米,年仓储吞吐能力42万余吨,拥有110台温控冷藏车,以徐州空港冷链物流中心为龙头,以睢宁县各乡镇32万立方米的冷库为支点,全面系统整合15家冷库资源初步建成冷链网络云仓,全面构建从“最前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全链条冷链物流体系,通过“引进来”进境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水果、冷藏食品、药品以及精密电子元器件,利用冷链物流网络化运输,为本地特色农副产品、速冻加工食品“走出去”提供冷藏、加工、集运、交易等多元化服务。
那么实际效果如何呢?在古邳镇冷库,江苏鲜优多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正在查看冷库运行状态。“古邳镇苔干年产量达到500多吨,依托亚太冷(徐州)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托管优势,古邳镇的苔干经过冷藏后可以发往全国各地,大大破解了苔干只在本地销售或者加工完就要立即销售的窘境,为本地苔干种植加工户增收创造了更好条件。”
多措并举
农产品流通更“鲜活”
没有冷库,就只能看着鲜美的农产品慢慢变坏、价值归零。那么,徐州共有多少冷库?同一时间段能储存多少蔬菜、肉品、水果?
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在我市落地实施两年来,全市共新建改建冷藏保鲜设施245个,三个试点县(市、区)邳州、铜山、新沂均在40个以上。沛县43个,也基本满足近年来的需求。结合各地原有的基础,全市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保有量将达到2045个,库容达400多万立方米,按照实际可使用库容80%及每立方米可储存蔬菜0.23吨、水果0.35吨、大蒜0.4吨、冻肉0.4吨计算,同一时间段内可储存73.97万吨蔬菜或112.56万吨水果或128.64万吨大蒜或128.64万吨冻肉。
下一步,我市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农有、农用、农享”的原则,围绕鲜活产品,聚焦新型主体,相对集中布局,标准规范引领,农民自愿自建,政府以奖代补,助力降损增效,推动产地冷藏保鲜能力、商品化处理能力和服务带动能力显著提升。加速推进冷藏保鲜设施多元化,以适应不同品类农产品冷藏保鲜需求,鼓励督导各县(市、区)根据本地特色农产品实际需求,建设一定数量的贮藏窖、通风库、预冷库和气调库等设施,满足多种农产品的长期存放。鼓励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加入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充分利用部、省级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聚焦产地“最初一公里”,促进产销有效对接。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