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苏省泰兴市分界镇正国家庭农场,业主汪正国指导农用无人机操作手,沿着既定路线,均匀播撒下叶面肥。“1小时,无人机完成30多亩农田作业,大大节省了施肥时间和人工成本。”汪正国说。而无人机作业,离不开改造提升好的标准化农田支撑。
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块变大地,有效解决耕地面积分散和机械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分界镇田成方、道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格局模样初现,为秋粮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
万物土中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泰兴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持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在建强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用好高标准种植技术,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连日来,在泰兴市黄桥镇果园村,农技人员稻田抽样,了解稻飞虱防治情况,并通过专业化农机服务,对近2000亩标准化农田,统一防治。配套建设的沟渠,让水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如今的农业生产,已逐渐告别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高标准农田成了农机手、农业机械奋战的“主战场”。
像这样的高标准农田,黄桥镇共建设了8.9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66%。“实施高标准农田以后,亩均增效100元左右。今年,小麦亩产量达到470公斤,预计今年水稻亩产量640公斤左右。”黄桥镇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燕勇飞介绍。
高标准农田建设让乡村振兴底气十足。近年来,泰兴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8.7万亩,曾经的“低产田”纷纷成为高产田、示范区,土地“条田化”种植演变为“集约化”经营。 “截至目前,泰兴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55.7万亩,土地流转率已达80%,为农业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集约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泰兴市农田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徐磊介绍,在此基础上,泰兴市通过应用“新农具”耕出高效“智慧田”,高标准农田机械化水平提高了20%,推动亩均增产50公斤左右。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