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新闻 > 正文

江苏无锡:活化利用 古韵新生,让古建老宅“活”出新精彩

文章来源:无锡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0-13 16:43:02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锡城秋景宜人,10日上午,无锡崇安寺二泉广场上,图书馆钟楼前,几位艺术生正在写生。他们画钟楼、画阿炳雕塑、画阿炳故居,要把老城的美好记忆与时代风采一一定格。不久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炳故居完成展陈更新,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无锡县图书馆旧址“变身”城市书房——钟书房,位于县前西街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陆定一故居也启动了修缮工程。

  近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无锡老城厢内文保单位众多,无锡市“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开展以来,全市各区域,尤其是梁溪区正积极探索宅院活化利用的新模式,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共生,让文物保护事业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

  活化利用,变与不变

  守护好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让其在新时代产生更大的价值。“我是无锡人,小时候就住在阿炳故居附近,老房子保护得很好,这一改造,视野变开阔了。”阿炳故居门前,两位老人用手机不停地拍着照。1950年夏,音乐家杨荫浏、曹安和带着当时国内罕见的钢丝录音机来到无锡,抢救录制了阿炳的《二泉映月》《听松》等6首乐曲。而今,在故居里,还原了录制场景,展示着江南丝竹乐器,戴上耳机还能聆听阿炳留存于世的这6首乐曲。“我们在保护好故居建筑的基础上,通过提升展陈布置,艺术化地还原了阿炳的一生,呈现阿炳的艺术成就。”阿炳故居活化利用设计方负责人介绍,在全新的展陈中,故居空间被重新划分为生平厅、民乐厅、起居室、音乐赏析厅和文创厅五个部分,一步步引领游客追寻这一民间音乐家的故事。

  无锡在实施“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变与不变”的原则。从提升人的体验感出发,让文物建筑所承载的不变的历史故事,变得更加可读、可听、可感。记者注意到,此次阿炳故居的展陈更新,运用了新兴科技的透明屏陈列并互动讲解阿炳相关的乐器文物,数字相框按主题播放相关影音资料。雷尊殿的辅房内有茶座,有戏台,打造成了一处市民游客可以坐下来喝杯茶,看场演出的活动空间。故居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封闭空间,而是与外围商业空间连通,同时,又新开了一扇门,增加了出入通道,吸引更多人走进故居。未来,这里将成为展示无锡民乐的一扇窗口,也为本土文艺院团搭建了一方亲民舞台。

  一处一策,空间提升

  近日,崇安寺景区焕新开街,老钟楼图书馆也将重新启用。不同于其他文保单位,作为无锡著名的城市人文地标,老钟楼图书馆该如何活化利用,完善功能布局,才能使其更好地承担起文化窗口、城市客厅的功能?令人欣喜的是,经过梁溪区与相关部门的多轮协商,老钟楼图书馆被改造成了无锡城市书房——钟书房,还原了文化功能,提升了空间品质。老钟楼图书馆的一楼改造成了展陈空间,布置起无锡城市建设主题文化展,通过一张张图片,呈现城市的蜕变。来到二楼,仿佛置身书的海洋,在此可以借阅图书、参加讲座沙龙,还能免费自习、喝杯咖啡。这里的一大看点是“无锡文脉”展示区,陈列着地方史志、无锡文化读本、无锡作家作品等书籍,为市民游客提供了解无锡的窗口。

  据了解,无锡市“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在全市范围全面启动以来,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每处宅院都有其特色,在保证文物本体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上,我们探索创新保护展示模式,结合每处宅院不同的特点和环境,设计展示方案,使其特色得到更好的彰显。”梁溪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在市里制定的“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按照“一处一特色”“一院一‘套餐’”的活化利用理念,梁溪更加注重因地制宜,最大化地开放建筑空间、多元化地展现建筑背后的故事。

  带动更新,融入发展

  如何让历史与当下和谐相处,相融相生,从而实现文物保护与老城发展的“共赢”,是文保领域的难题,也是老城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梁溪区文保资源丰富且集中,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重点区域。与此同时,作为中心城区,梁溪区土地空间资源十分有限,城市面貌功能亟待提升改善。梁溪区正积极通过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带动城市更新焕新,使文保单位的功能价值得到提升和充分释放,使文物建筑融入城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梁溪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相融共生,保护利用好老城的文物,客观上促进了老城面貌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升。

  步入场馆,影音环绕,轻点屏幕,品味岁月往事,聆听城市回响,还能沉浸式欣赏一场实景演艺或是体验一场人文雅集,最后,盖章打卡,挑选心仪的文创产品,带走无锡名片……行走老城厢,一座座古建老宅体现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织融合,这是无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尝试。“走进老钟楼图书馆、阿炳故居这样的老地标中,让更多人能够与传统对话,产生心灵共鸣,这些老地标也会产生新的创造力和感染力。”相关专家表示,通过传统文化的现代讲述和重新构筑,赋予当代生活以生命力,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才是真正实现了文物的活化。

  无锡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锡的宅院活化利用工程也在遵循这样的要义,努力在体验数字化和服务体系化上取得新成果,在市民满意度、社会参与度、跨界融合度上实现新突破,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在互动体验中,增强对无锡历史人文的感知,并主动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让一座座宅院不仅能讲好悠久灿烂的无锡故事,更能展示好现代多彩的美好生活。(张月、韩玲)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