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无锡,大运河畔风景如画。位于梁溪区的庆丰文化艺术园、红船文化艺术休闲街区、蓉运壹号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近年完成更新的文化地标,处处弥漫着文化的气息、创新的因子。
如何在运河文化带建设、运河畔老城更新、产业迭代升级中,让文化变成生产力?梁溪区正不断探索,加强载体建设与规划运营,吸引更多新型文化企业在运河畔集聚、生长,续写运河新篇章,为老城发展注入新动能。
运河文化赋能滋养企业新模式
由庆丰纱厂旧址改造而成的庆丰文化艺术园里,你能感受到民国风建筑与当代街头风的热情碰撞,也能感受到时尚潮流与文化创意的完美交织。艺术园开园三年来,已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业态的聚集区。
今年7月,“庆丰故事馆”开馆,园区再次升级。“园区聚焦年轻创意文化,基本上一栋建筑就是一家企业,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文化,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无锡客运集团相关负责人指着一家家企业的LOGO介绍道。园区7号楼是无锡味道设计有限公司所在地。这一新兴设计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团队主要为餐饮品牌提供差异化视觉解决全案,致力于通过设计让食客体验多样文化魅力,而这一理念与文化艺术园区的气质相投,也使得企业的发展更为顺畅。
运河畔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兴就业创业公司,包括多样化社交、短视频、知识分享等新型文化产业企业。蓉运壹号园区内树丛掩映间,一栋简约又文艺范的小白楼,是无锡白名单文化传媒公司所在地。这家抖音美妆IP公司短短一年时间就跻身“规上”企业行列。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凭借结构化的主播养成体系、多元化的产品机制、定制化的直播运营能力、个性化的内容输出,旗下粉丝数千万,其中“女明猩粥粥”IP获得“2022年度最具商业价值KOL”。
交融生活产业创设文艺新园区
让运河文化成为产业发展动力。红砖青石,一步一景,行走在运河畔的一座座园区,能看到历史印记,更能嗅到时代气息。作为无锡的老牌文创园区,蓉运壹号经过8年的发展运营,已成为一座集创意设计、广告传媒、婚纱摄影、潮流电商、主题餐饮、IT互联网等业态为一体的成熟园区。“现入驻商家170多户,文化类企业123家,占比72.5%。”园区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区的年营收约3.2亿元,税收约1000万元,总就业人数约2000人,创业者平均年龄约39岁。
大运河给无锡老城留下了产业基础,亦留出了产业空间。无锡文化发展改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梁溪区沿运河区域,工业起步早,对存量空间进行有机更新,使其紧跟时代发展,这些地方也将形成新的区位优势。
梁溪区需要打造一个怎样的产业平台,才能让运河文化继续滋养企业成长,从而转化为生产力?梁溪区给出的答案是:因地制宜又错位发展。基于这样的思路,一个个园区正在形成各自的特色。
红船文化艺术休闲街区项目位于梁溪区原无锡船厂地块,街区建设进入尾声,各个入驻商业正在进行装修。梁溪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通过对原地块厂房结构加固、内部改造及外立面出新,结合无锡船厂历史和无锡航运文化,凸显“河”“船”文化元素,将打造具有工业风又充满文艺气息的特色休闲街区。
梁溪区持续因地制宜地改造利用老旧厂房,在运河沿岸加快发展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高附加值产业。文化学者汤可可建议,运河文化要与生活、产业交融,才能更好满足群众需求。生活需要创想,而文创园完全可以成为赋能实体经济的创意平台。
引入科创基因拥抱产业新场景
运河潮起,路通天下。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是当代中国人的历史责任与时代课题。而引入科创基因,拥抱产业新场景,将重新激活大运河文化,使之成为“活起来”且“火起来”的“无锡密码”。
运河畔的江苏宜紫科技,将线上数字化和传统行业深度融合,获得了抖音紫砂产业带授权,淘宝直播、快手、腾讯视频号官方授权,在运河畔落户一年以来,助力8000余家紫砂直播商家入驻,先后邀请一批知名艺术家通过线上直播推广、线下交流,推动传统产业和电商平台结合,同步建设数字化产业化基地、数字化人才培育平台、产业运营服务平台以及行业标准质检平台。
沿着运河,梁溪区正在探索落地“文化+科创”的发展新模式。南湖大道上,扬名科技创业中心内,数字、研发类企业密集。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具备运河文化和科技创新的双重基础。江苏中铭慧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网络安全服务、国产化软件平台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董事长邓翔宇介绍,他们之所以扎根梁溪大运河畔,是被这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所吸引。“我们要打造集产业孵化、城市生活为一体的共享平台。”梁溪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梁溪,运河畔不仅有产业,还有生活,比如扬名科创中心就有底商,园区附近还有生活广场,构建起年轻态生活共享社群,从而释放更多吸引力。
“我们期待的是,更多新业态来到运河畔,并在这里发展壮大。”梁溪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梁溪正依托大运河畔的一座座文化园区和创新创业中心,通过落地布局和发展运营,让更多“好想法”成就“好企业”,让更多企业应“运”而生、因“运”而兴,从而形成“好产业”,最终带来“好生活”。(张月、韩玲)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