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淮安经开区2023年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2023年10月底,淮安经开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60件,占全市拥有量的27.91%,同比增幅36.0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2.37件,是全市平均水平的4.2倍,较去年同期增长15.91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456件,占全市授权量的37.50%,同比增幅18.32%,各项指标均居全市各县区首位。
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晴雨表”。作为全市唯一承担江苏省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项目(产业运营)的地区,2023年以来,淮安经开区以创新为主题,以突破为方向,扎实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标准保护、高效益运用、高品质服务,并取得显著成效。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202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评定结果的公示》,我市2家企业上榜“202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其中1家为淮安经开区企业。
首创开展“育鹰计划”和“登峰行动”。在上级奖励政策的基础上,淮安经开区针对企业和高校发明专利创造方面,在全市首创开展知识产权“育鹰计划”“登峰行动”等,助推企业在战略新兴产业、优势产业领域形成知识产权优势,加快推动大中专院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该区与淮阴工学院、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等高校专利产出大户签订协议,专项资金激发高校专利产出。同时,深入企业产出大户,开展指导帮扶,转化现有成熟技术,推动发明专利加快产出。截至2023年10月底,淮安经开区全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456件,占全市的37.50%;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60件,占全市的27.91%。
创新社会化机构服务模式。引进九致、宁海等知名知识产权服务中介机构,专业指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专利数据库,开展专利代理、知识产权质押等金融服务、交易和维权法律顾问服务,完成高新企业贯标备案等,构建“政府—中介—企业”三级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体系。2023年以来,引导16家企业完成贯标备案,累计完成企业贯标备案155家,规上工业企业贯标备案率达95%、高企贯标备案率达100%;指导23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融资金额29050万元,进一步降低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本,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探索高效化成果转化路径。立足淮安经开区产业特点,高标准打造集成电路装备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同时,选择20余家龙头企业,通过市场主导、政策引导、分类指导等相结合的方式先行先试,开展重点培育,综合考量知识产权种类、运用方式差异,促进相应的创新要素和发展资源向企业汇聚,形成特色竞争优势。精准开展孵化服务,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收集企业当前转型需要的科技成果信息,成果落地即推动产品升级,获批即试产运营,有力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
加强集群化知识产权管理。紧扣产业发展规划,在产业布局、项目引进、科技投入等方面,建立专利导航工作机制;结合产业发展,编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利导航报告”“电子信息产业专利导航报告”,对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状况、专利导航状况进行分析,为产业机构调整、项目招引、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同时,确立产业专利布局,加强知识产权集群化管理,引导企业运用专利信息分析、导航机制,优化创新路径,提高创新效率,规避创新风险,促进创新成果产权化和产业化。
■融媒体记者 杭卫东 唐筱葳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