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新闻 > 正文

共建“无废城市” 共享美丽徐州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6-23 10:19:00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秸秆回收、垃圾发电、塌陷地治理……人们眼中的废弃物,正在徐州市得到有效处理、利用。作为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徐州市近年来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最近,生态环境部举办“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培训班(第1期),徐州市在会上分享了试点经验。

国家首批试点,系统谋划推进

2019年,徐州市从全国60余个候选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也是江苏省唯一的试点城市。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是徐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力抓手,是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迫切要求。

徐州市荣获2018年联合国人居奖,其获奖理由是:近年来持续加强生态修复和固体废物处理,以及推进固废智慧管理和源头控制、网络收集和转运、循环利用,改善民众生活环境方面做出突出成就。

实践积累,为徐州的试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推进中,徐州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生产废弃物,真正治到了“根”上。比如,徐州锚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主攻方向,做大做强低废无废的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组升级多废高废的钢铁、焦化、水泥、热电等传统行业,持续推进食品、能源、建材、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绿色转型。

今年5月,中煤集团大屯公司新能源示范基地一期工程172兆瓦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建成后,其平均年上网电量为30941万千瓦时,将有效减少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排放。

在徐工集团,再制造技术在整体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废旧产品“变废为宝”。徐工的28种不同吨位汽车起重机整机及480种型号零部件纳入工信部《再制造产品目录》,并搭建起工程机械再制造标准体系。

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徐州建设起步区2200余亩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通固废安全处置、资源化利用上下游“产业链”,打造固废产业新生态,突出物质循环、项目协同、产业联动。

不仅“点”上突破,更在“面”上发力。徐州坚持将试点任务纳入市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作为市委深改委重点任务、列入城建重点工程计划,形成“高位推动、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科学编制《徐州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形成“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坐标系、路线图和任务书。目前,徐州编制完成《徐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科学制定了49项指标、51个任务和56个工程项目,将“无废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实现“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良好开局。

“无废”理念入心,“无废”成果惠民

每天一早,沛县关庄村村民周长云都会骑着三轮车在村里转一圈,收走各户门前绿桶里的厨余垃圾,运往垃圾分类中转房。这些果皮菜叶、剩菜剩饭通过发酵处理,最终将变成有机肥回归土地。

不只在沛县,今年起,徐州市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新一轮市场化管理,配备3500余名分类引导员,设置3265个生活垃圾收集点、31个厨余垃圾驳运点。每天,3个主城区收集到的550吨厨余垃圾,将被运到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被“吃干榨尽”,不仅用于发电,还能提取出油脂制成生物柴油,就连固体废渣也被制成生物菌剂。

从乡村到城市,“无废”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无废”成果正惠及百姓、助力发展。

绿色经济加速壮大。持续推进煤炭开采企业转型,关闭矿井15对,化解产能1287万吨;形成工程机械绿色再制造等34项技术示范;13个工业园区实现循环化改造全覆盖,培育中联水泥、华润电力等一批资源循环利用龙头企业,打造新春兴、江昕轮胎等一批城市矿产利用骨干企业,初步建成绿色循环的共生体系;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比重分别达到46.6%和41.4%,单位GDP能耗大幅下降。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市累计治理采煤塌陷地25万亩、工矿废弃地3.4万亩、采石宕口100余处;完成五山宕口修复工程、拖龙山宕口修复工程等重点项目;完成城市生态修复标准的制定,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研究制定并推广《徐州生态修复与创新区规划导则》。

固废利用清洁高效。以诚意集团、中联水泥等建材企业为依托,鼓励相关企业开展原料替代改造和扩大综合利用规模,新增固废利用能力321.3万吨/年。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8%。培育秸秆综合利用骨干企业189家,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5%以上。

徐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周保华说,徐州近年来出台《徐州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条例》《徐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徐州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企业绿色发展与绿色生产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资金投入显著增加,群众思想觉悟、参与热情明显提高。统计显示,徐州“无废城市”宣传培训普及率、建设参与程度和满意度均达96%以上。

融入多领域,实现重点突破整体创新

最近,生态环境部公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包括徐州在内,江苏有9个城市入围。

作为“先行军”,徐州在近年来的探索中,推动各项试点工作取得系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将试点工作深度融入产业、生态、城市、社会转型,实现重点突破、整体创新,形成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助力江苏乃至全国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一方面,徐州把“无废城市”建设作为彰显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振兴的“典范性”工程,以更高质量引领发展。徐州多领域同步实施,谋划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深度融入产业转型,把好“无废城市”源头关口,做大做强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优势产业绿色转型,固废源头减量成效显著。深度融入生态转型,丰富“无废城市”建设内涵,出台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深度融入城市转型,做强“无废城市”坚实依托,重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城乡垃圾收运处置一体化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深度融入社会转型,强化“无废城市”建设保障,把完成相关任务作为重点推动的年度民生实事。

另一方面,徐州把“无废城市”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系统性”工程,用更高标准组织推进。践行“两山”理念,坚持标本兼治,推进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与多元发展。打造“生态修复+”绿色发展模式,拓展生态修复资金渠道。创新推广高留茬秸秆还田等技术,建设完善覆盖县镇村三级的秸秆收储运体系。开展绿色矿山创建,打造绿色循环产业链,初步建成绿色循环的共生体系。对于无废产业建设资金方面难题,徐州创新“三统筹”融资模式,提出统筹建设内容、统筹还款来源、统筹增信方式,最终获20年期、45.5亿元授信贷款,这成为国开行首例“无废城市”贷款项目。

此外,徐州把“无废城市”建设作为共建共享幸福徐州大家庭的“群众性”工程,以更高效能凝聚合力。目前,徐州开展各类宣传培训活动千余场,参与人数近50万人次。同时,开展“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创建“无废学校”,打造“无废书屋”,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无废城市”的良好局面。

通过“无废城市”建设,徐州实现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但是仍应看到,徐州在试点中仍存在瓶颈亟待突破。一是固废综合管理制度系统性设计不足,缺乏涵盖各固废品种、全处置流程的综合性地方法规,考核机制的约束性有待明确。二是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成本较高、关联企业增值税退税比例偏低等问题较为突出;农业领域秸秆的高值化利用缺少相关财政补贴政策,秸秆还田占比居高不下,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三是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绿色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徐州形成的矿山生态修复标准运用范围偏小,需从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推广。

周保华表示,“十四五”期间,徐州进一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思路明确,将加强系统规划,加快完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治理体系,持续提高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推动生活领域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强化危险废物“三个能力”建设,协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全面提升“无废城市”系统保障能力,进一步强化“无废城市”体系建设。(王岩 张涛 程凯)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